第101章 发展巴蜀

“这项目,我刘恒投了!”

……

苏云以前干过治粟内吏,知道国库的以往储量如何,再对比一下现在的国库,这郡国均输法确实让朝廷赚了不少钱。

虽然刘恒将国库里的钱粮都批给了自己,但出于实际考虑,自己并不能把所有钱都拿走,还要留出一批来应对突发情况。

苏云写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在几天后的大朝会上拿了出来,刘恒顺便问了一下大家的意见。

还像上回一样,没人反对,还纷纷表示愿为刘恒分忧,承担其中相应的责任。

自从上次苏云杀官之后,那些功二代们就老老实实地,再也不敢闹什么乱子了。

毕竟当初他们相互检举的内容被苏云写在了小本本上,苏云又把这个小本本交给了刘恒,他们现在有把柄在刘恒手中。

另外申屠嘉也确实佩服苏云,他也在从中调和大家的关系。

所以他们现在不敢再闹什么乱子,都乖乖地为朝廷服务,君臣上下也呈现出一派祥和的场面。

所有人一致同意,又一致愿意出力,刘恒自然高兴,开始一一安排工作。

苏云将发展巴蜀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三年左右,第二个阶段是五年左右,第三个阶段就是长期的了。

第一个阶段,先拿出一部分钱来,修缮一下相对平缓的陈仓道和褒斜道,保证难民和百姓能正常迁徙到巴蜀地区。

同时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给愿意前往蜀地的百姓安家。

除了无路可退的难民外,一般的普通百姓肯定不愿去道路艰险的蜀中。

因此就必须和当初边境上屯田一样,拿出足够的利益来,这样才会有人愿意前往。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大量的花钱安置,这个阶段朝廷几乎是大投入、零回报,每一笔钱的开支都让刘恒很肉疼。

但他知道,既然决定了要发展巴蜀地区,就必须全力拿钱支持云哥。

—————————————

最开心的肯定是巴蜀地区的官员,他们本来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做官,现在朝廷大量的往这投钱粮,要往他们这建设,他们自然高兴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