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朝外喊了一声:“来人!”便有小厮推门而入,恭敬地站在一旁。卢元时吩咐道:“把东西拿下去,做上几道好菜。”小厮应声而去。
随后转头看向孟昭,“孟娘子可愿留下吃个便饭?”
生意都谈成了,孟昭自然是欣然应允,她笑着点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等待期间,二人便商量着签订了供货契约,除了草菇外,卢元时对孟昭带来的精品猪肉也颇为满意,决定一并购入。
食材新鲜,厨子的手艺高超,一桌菜吃的宾主尽欢。
等回到弘农县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孟昭顾不上休息,立刻安排人手摘了五十斤新鲜的草菇,装到给卤煮铺子供货的车子上,准备连夜运往永盛酒楼。
晚上出发,第二天天不亮就能到货,等到食材上桌,不超过十二个时辰,保证新鲜。
安排完草菇的第一次供货,孟昭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查看她的大棚蔬菜,大棚早就已经建好,从一头望去,几乎看不到边际,实在是壮观。
而走进大棚内部,则被孟昭用暖墙分隔成一块块整齐的区域,每一块都种着不同的蔬菜,井然有序。
最近的天气越发寒冷,大棚的保温成了重中之重,除了在建造时花了大量心思,确保棚顶的双层油布和稻草能够有效防寒外,每日的用炭量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幸好她懂得烧炭的技术,这才勉强降低了一些成本。
她每天都要亲自检查大棚的温度和湿度,生怕一不小心就让这些娇嫩的蔬菜受了冻。
孟昭忙得团团转,几乎把时间都忘了,直到沈芸跑来问她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她才猛然反应过来。
“啊?要过年了!”
“是啊,再过十二天就要过年了,听闻这几天有雪象,要是回去的话,咱们得尽早出发了。”
孟昭不由得头痛起来,她出来的时候说的好好的,年前一定回家,可看着眼前这些刚刚冒头的青菜,她实在舍不得离开,更何况,天气越来越冷,万一她来回折腾半个月,这边出了什么意外,那可真是要怄死了。
思虑良久,孟昭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她回屋写了一封长信,将自己的顾虑一一写清楚,并附上了万分的歉意,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礼物,连同信件一起让人送回了家。
同时, 她让跟着她一道过来的三个女孩子给家里写了信,报个平安,在给她爹娘的信中,除了说明自己的情况,她还拜托他们帮忙准备些年礼,给黄翠、尹春和沈芸的家里送过去。
想到自己不仅没能回家,还得让爹娘替自己忙活,孟昭心里真是难受极了,然而,当她看到大棚里那些已经冒头的青菜时,心中又被兴奋占满。
这日,外头下着小雪,细碎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孟昭正在屋子里听着沈芸打探出来的情报。
赵三娘的卤煮店开在弘农县,穷人多富人少,生意虽说还算不错,但比起隔壁惠安县秦老板的铺子来说,就差的远了。
可沈芸打探出来的结果是,两个铺子的伙计薪资待遇却是相差无几,怪不得孟昭上次去秦老板的铺子查看,发现各项指标都算合规,就是员工的精神面貌看着有些萎靡,若是一直这样,势必会影响生意的。
可当初签订加盟合同的时候,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并未对伙计的工钱提出要求,此时再插手,未免有些越界,孟昭不由得开始犯愁。
一直等到二人商量完,尹春才进来汇报,说有位姓萧的公子想见她,孟昭当即反应过来是萧宥之,便让她把人请进来。
棉制的门帘刚被掀开,便有一丝冷气吹了进来,随后便瞧见萧宥之披着一身黑色的大氅,贵气十足地走了进来。
孟昭瞧着他比上回见面的时候消瘦了许多,进屋后也不用让,自己就把大氅取下,搭到了门口的架子上,随后看向孟昭,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现如今想见你一面还真是难,大冷的天,叫我在外头等了好久。”
孟昭心里畅快得很,往日里都是自己等他,叫他等自己一回怎么了?虽说在心里给尹春点了个赞,嘴上却依旧说着:“真是对不住了,萧公子,我这两个丫头没见过您,免不得要询问几句,我等下就跟她们说,下回遇到萧公子的事,一定及时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