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强大的靠山能决定你的命运走向

人情往来是官场上最重要的事情,你有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很多时候决定着你的命运走向。

卢植真的是一位好老师,他十分同情刘备的遭遇,向他最得意并且最强大的学生公孙瓒嘱咐,要公孙瓒照顾刘备一二。

公孙瓒作战勇猛,镇守幽州,在整个北方都罕有敌手,他放话出来,谁要是敢难为刘备,他就要谁好看。

在这种情况下,幽州的代郡郡守刘恢动起了心思,刘恢是公孙瓒的下属,但跟公孙瓒的关系并不亲厚,他想通过公孙瓒的小师弟刘备,来搭上公孙瓒。

所以他主动派人找到刘备我们三人和鸡伯,把我们接到了代郡,藏在他自己的府里。定州郡守行文到代郡时,他死不承认收留过我们,反正他跟定州郡守平级,也奈何不了他。

刘恢对我们非常热情,不但好酒好菜高床暖枕,还主动为我们谋划前程。当他有意无意提到公孙瓒时,人精刘备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主动提出给卢植和公孙瓒写信报平安,信里大加夸赞刘恢。

刘恢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连夜派人把信送出去了。

至于刘备吹嘘的皇室宗亲身份,刘恢才不以为意,他也姓刘,是汉室的分支,能不清楚刘备嘴里的话有几分真假?只不过还要利用刘备,笑吟吟地也不揭破。

当时正经的皇室宗亲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讨叛军张举、张纯。渔阳和刘恢的代郡很近,刘恢就向刘虞写信推荐刘备,详细说明了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把刘备夸得天花乱坠,抬到了跟公孙瓒一个境界。

刘虞大喜,公孙瓒的威名举世称颂,他的小师弟刘备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直接就把刘备封了都尉。都尉比县尉大了一级,这时候也没人提找董卓入编的事情了,看来只要后台硬,一切程序都可以为人来提供方便。

手握重兵就是不一样,卢植出面都办不到的事情,公孙瓒没出面就办到了。

刘备谷底翻身,全心全意协助刘虞平了渔阳,刘虞也是看公孙瓒的面子,向朝廷上表详述刘备的大功。结果董卓还没出面,他下面的狗腿子们就替董卓下手了,只赦免了鞭打督邮之罪,任命为高唐县尉,比刘备现在任的都尉还小。

公孙瓒坐不住了,打狗也得看主人啊,董卓的狗腿子们这样整刘备,不是打公孙瓒的脸吗?所以他也不客气,上表朝廷,从征讨黄巾军开始,历数刘备的功劳,直接和董卓唱对台戏,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卢植的关照。

董卓骄横跋扈不假,但是却不蠢,他能干倒卢植,但是卢植不久就官复原职了,现在又跳出个公孙瓒公开和他叫板,为刘备一个小角色和这些大佬翻脸不值,所以就软了下来,封刘备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

别部司马是虚衔,没有正式编制,受封的人太多了,早就烂大街了,大小军阀设立别部司马都用不着向朝廷请示。平原县令倒是个正经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所以刘备从军职转向了行政官职,但到底算是升官了。

刘备赌气把我和关羽都任命为别部司马,把鸡伯任命为钱粮师爷,手底下都管一票人,毕竟我和关羽在战场上杀敌,立了那么多功,朝廷连提都不提一句,太让人寒心了。按照常理刘备是不能这样封的,但是正值乱世,也没人管。

我们算是看清楚了,乱世武将,盛世文臣,当今叛乱四起,手里要是没有兵马,谁都不会把你当回事,所以尽全力重整兵马,为将来在乱世中分一杯羹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