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刚到平原城门就有军士认出了他,不由得一阵欢呼,现在周瑜在高句丽军队中的威望非常高,就有军卒跑到帅府报告高延庆。
高延庆等人正在商议如何应付现在的局面,听说周瑜回来了都是非常不安,高延庆问来人道:“牛将军带来多少人马?”
军卒道:“报王上,牛将军只身一人,没有带一兵一卒。”
高延庆沉吟不语,想了许久抬头道:“来人,我们一起出城迎接他。”
周瑜在马上看着平原城,沐浴在晨光中的城池虽然并不高大,但非常雄阔,与远处的纥升骨城交相辉映,这里生活着数十万的高句丽人,周瑜也清楚,一旦战争开启,必将生灵涂炭,可是不管如何争夺,战争都无法避免,怪只怪生存在乱世吧。
正思虑间,忽然城门大开,以高延庆为首,后面跟着高延顺,张博,高恒,高景,马远,马志,胡奋,祁准等人都相继而出,后面这些将领都用兴奋而敬佩的眼神看向周瑜。
周瑜见到高延庆,马上滚鞍下马,给高延庆见礼,高延庆跳下马车来,一把抓住周瑜胳膊道:“兄弟,不必多礼,你立下不世之功,整个高句丽都要感谢你才对。”
说完,不待周瑜讲话,拉住周瑜的手就将周瑜扶上自己马车,二人一起在众人簇拥下回到帅府。
帅府中早就备好酒菜,高延庆说什么也要拉住周瑜坐在上席,周瑜不肯坐,坐在了高延庆的旁边,高延庆把酒道:“王上果然没有看错你,如今你用区区六万人马,杀败敌军三十万,俘虏十三万,此乃我高句丽从未有过的壮举,我已上奏王上,很快就有封赏。”
周瑜微微一笑道:“并肩王过誉了,我不过一员小将而已,这次战役,多亏各位将军冲锋陷阵,我岂能独占其功?”
高延庆道:“兄弟,你说的好,居功不自傲,真乃俊杰。不过,有件事还要劳烦老弟去做。”
周瑜等人都停下饮酒,看向高延庆,高延庆道:“城外那些鲜卑人马始终是我们的心头大患,老弟你也清楚,如果只有一两万人马只要将他们编入我们的军队就无事了,可是十几万人马放在哪里都不敢说能控制住。”
周瑜离席拱手道:“那并肩王的意思是?”
高延庆沉声道:“牛将军带兵不久,也不能怪你,这样的大规模受降一般有这样几个办法,第一种就是全部消灭,比如白起杀降,第二种就是打乱编制到我们军中,第三种就是消灭他们的控制系统,也就是将领。不知牛将军准备如何处置?”说完,端着杯中酒目不转睛地看向周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瑜蔚然一笑:“王上精通兵法,处事精明,所列方法都是用心良苦,但是轲比能等众非寻常将领可比,轲比能自己就是鲜卑的一个王,甘心为我所用,如果我们骤然无故夺权,或者杀害了他,鲜卑人必然引起骚乱,不如徐图分化。”
高延庆好像早就料到周瑜会如此讲,从容将酒喝下道:“说的有理,此事便只得劳烦老弟你去做了,毕竟轲比能等众降的是你牛将军。”
周瑜点头道:“多谢并肩王信任,末将必定妥善处理此事。”
场中气氛一下子舒缓下来,众人都是纷纷敬酒,开怀畅饮,只有周瑜知道,从这时开始,自己已经断了与高延庆合作的路子,高延庆势必会想办法除掉自己,之所以还没有动手,无非是忌惮自己的武力。自己来这里就是将计就计,周瑜一杯又一杯,来者不拒地饮酒,高延庆又不断地劝酒,他一个人喝的顶上这里五个人喝的量,最后终于酩酊大醉,浑身散发着酒气被人抬到军营休息,祁准想要来探看却被高延庆拦住,高延庆命人将周瑜悄悄捆住,五花大绑囚禁在地牢中,同时修书一封报高延优周瑜挟持鲜卑人马谋反,要求高延优御驾亲征,前来平叛。
周瑜在地牢中醒来,嘴角不禁微微一笑,这时,牢门开放,高景带着祁准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见面祁准就流下泪来,对周瑜道:“王上为何要如此对待将军,真是气死人了,将军,我带你逃出去吧。”
周瑜见祁准如此,心道,高延庆高延顺高恒之流反而不如这个平时的懦弱小人祁准为人仗义,高景道:“老弟,你不听我的话,现在高延庆告你谋反,坐实了你的罪名你不就就完了嘛。”
周瑜道:“多谢你们前来看我,我当日本不想接这临时大帅之职就是因为现在的情况,打不赢,玉石俱焚,打赢了,功高震主。”
祁准道:“将军,我认定了你,要是将军因功获罪,我就带兵反了他们,真给他来个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