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抽象的鬼子话 上

“这个思路好像挺对的,又好像不对”,此人说完甩了甩头,说道:“极具鬼子特色”

【通过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大兵中国话的粗俗词汇尤其的多。话说回来,大兵中国话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等级严明,毕竟是产生自日军嘛。那日军内部的传统艺能自然是不得不尝了。】

【大家在看抗日神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两个小鬼子用半吊子中国话交流。大家的第一反应啊,肯定是为了省经费嘛,或者是为了方便观众听懂,不用去看字幕。但实际上,小日子的军队基层还真的经常用大兵中国话交流。】

【原因是大兵中国话只有老兵才会初来乍到的小鬼子是不会的。于是大兵中国化就变成了老兵的一种身份象征,故意用大兵中国话来命令新兵,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来给自己立威。】

【另外,在团体行动时,老兵之间也用大兵中国话交流来把自己和新兵划分成不同的圈子,只能说日本人在扭曲上确实是一骑绝尘。】

天幕下,人们想了很多原因,但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一方面的缘故。“排外这方面大家都一样,但是从这里来看,这些小日子在这方面特别突出啊,不说老兵带新兵了,居然还通过这种方法划圈子”。

“天幕都说他们扭曲了,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个婚姻制度”。

“你别说了,我想想都头疼,这也太扭曲了吧”。

【到这里,协和语的前身大兵中国话还不能说是一种正经语言,毕竟它不成体系,基本只围绕着军队使用,而且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一点。但其实大兵中国话只是协和语发展的第一种形态,它还有着第二种形态。】

【在日俄战争以后,小日子从沙俄手里抢来了我国东北旅大的租界权和南蛮铁路及其附属地的经营所有权。从此,大量小日子的官员、商人教师及其家属移居到了南满。】

天幕下,清朝的民间,南满一词在他们那还没出现,但南宋南明还没听过吗,“自己老家被外国人画成分南北,还全被占了,难怪满洲人一块骂京城的”。

清朝:“......”,没想到又挨了一刀。

【这一时期已经有大量日本人定居在了中国。他们的沿线官话相比大兵中国画要更偏向日常。比如说在坐人力车时,他们就会对车夫说,你的快快的,这就是一种沿线官话。】

【而且与大兵中国话不同,在20世纪初,中谷鹿二在满铁机关报上连载了34回,专门探讨协和语的使用问题。可以说,这一阶段协和语已经被摆在了台面上。而协和语的第三种形态也是最终形态,就是所谓的中日混合语。】

“还有?”

“连载34次,这是非要亡国灭种才罢休啊,专门出一种语言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