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不行

一个大坑在罗峪的指挥下被挖了出来,然后罗峪就不管了,他居然就这么离开了。

十个工部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寸步不离的跟着罗峪。

结果罗峪只是进了长安城,然后就在城里到处逛游。

“罗峪县子,您到底在做什么?”

一个工部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他开口询问。

“找石炭。”

罗峪回答。

“石炭在东市西市都有卖的,您这到处逛游是为何啊?”

工部的人更疑惑了。

“那里卖的石炭质量不好!”

罗峪回答。

找了半天,终于终于找到了一家销售石炭的商铺,他拿起几块石炭仔细的看了看。

“看到了吧?”

“这种属于烟煤,是最好的制作焦炭的原料,其他的石炭里面杂质太多,会非常影响温度。”

罗峪解释了一句。

几个工部的人急忙记了下来,他们甚至专门分析了一下,罗峪口中的烟煤到底有什么特点。

找好了煤,罗峪直接将这里所有的石炭全部都买了下来,运到了炼铁坊。

这一忙活,一天的时间又过去了。

但是第二天罗峪依旧没有开始动工,他从军营里面调来的炼铁工匠又开始挖一些沟渠,这些沟渠和罗峪封地内的水井联系到了一起。

做好这一切,罗峪终于开始建窑了。

有了前面几次经验,这些工部的人马上拿起了纸笔,准备将罗峪要建造的窑口标准记下来。

结果罗峪要建的只是最普通的馒头窑。

这种窑口就是烧制瓷器的最普通的窑口。

几个工部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有一种被耍了的感觉。

不过看着看着,大家还是发现了不同之处。

“留六个通风口……”

“顶上盖上铁皮就行了……”

罗峪不断的提醒。

条件所限,他也只能尽量简单。

没想到窑口建好之后,这天突然阴沉了下来。

罗峪抬头看了看。

“妈的,收工!”

他骂了一句,扭头就走了。

“罗峪县子,这是为何啊?”

工部的人完全莫名其妙。

段纶说罗峪的个性奇葩,现在看来,这家伙哪里是奇葩,这简直就是神经病嘛。

“要下雨了。”

罗峪回答。

“下雨和炼制焦炭有什么关系?”

工部的人追问。

“下雨怎么炼?这玩意进水就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