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大人,我儿子去年就报名参军了。现在生活这么好,可不能让外人来破坏这份安宁。
他要是能在战场上立了功,家里人脸上也有光!要是他阵亡了,烈士的补偿和荣誉,也不会少了家里面。
就说村里的王二,他在战场上立了功,回来之后,村里专门为他办了庆功宴,他爹娘走路都带风,昂首挺胸的,可骄傲了。大伙都以他为榜样,都想为国家出份力,守护好家里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杨风点头道:“保家卫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前线拼命,后方的百姓才能安稳过日子。朝堂上制定这些政策,就是要让将士没有后顾之忧。”
另一位从兖州迁来的中年汉子也凑过来,感慨万分地说道:“大人呐,我老家那边,土地都被世家大族兼并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四处逃难。
后来听说关中这边没有世家打压,还能分到土地,就带着全家老小迁过来了。来了之后,发现日子真的不一样了,吃得饱穿得暖,还有自己的地种,这才像个家啊!
为了这好日子,我也打算把儿子送去参军,保卫这来之不易的心腹。前几天我儿子还跟我说,他要像村里的英雄一样,在战场上多杀敌人,守护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
杨风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百姓,心中满是感慨。
正是通过对世家的打压,对世家的杀伐,将土地送回到百姓手中,才让这些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也更加坚定了杨风打压世家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太平日子,不再受压迫。
就在杨风与百姓们交谈甚欢的时候,一名侍卫匆匆跑来,递上一封书信:“大人,荀大人的书信。”
杨风接过书信,展开阅读,随后不禁摇头轻笑:“这蒯越,枉为荆州名士,竟然连这般低劣的圈套都能钻进去。”
蒯越之所以能掉进这个圈套,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蒯越的自大与过分执着,让他在急切求成的路上失去了分寸,全然没察觉到这背后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