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了几句闲天,雷姨说:“范老师呀,好几鸟姐姐,都在问你忙什么。你是朋鸟社的顾问,不能只顾着红粉佳人,也要关心一下我们这些姐姐啊。”
自从我与D姐分手后,朋鸟社少了一个灵魂人物,我也提不起兴趣。期间,雷姨组织了几次诗会,我都没去。
如今,听雷姨提及,我不免讪讪的。
雷姨面含笑意:“这个周末,又到了诗会时间,请范老师过去指导,我们为你准备了惊喜哦。”
事已至此,我当然不便拒绝,便点头说好呀。
说着话,雷姨问我:“我们厂以前一个舍管,叫杏花的,你认识吧。”
我嗯了一声,心说,怎么提到她了。
雷姨说:“她出去开包子店了,最近,她家一款叫杏糕的点心,特别走俏。我决定了,这次诗会,订购一批,请姐妹们尝尝鲜。”
我哦了一声,心中暗喜。如果说雷姨都知道了这款产品,便证明,这款产品走红,只差时日。
当晚,我将此情况,告知杏花。杏花倒很坦然,她似乎比我更沉得住气。看来,宁当一分钱的老板,不打一块钱的工,还真是有些道理的。
这天临睡前,雷姨来电,再次邀请我出席诗会。
我满口答应。放下电话,我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时间虽不算太晚,但杏花开店子,起得很早,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睡着了。
但我仍忍不住,给杏花打了个电话。
电话响了许久,仍未接听。我想,她肯定睡着了,只得作罢。
杏花没接,我转而给老宋打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老宋便接了。
老宋十分兴奋,向我讲述,村民们采摘黄米的盛况。
我问老宋,如果需求再大,他们承担得过来吗?
老宋笑:“没有问题啊,无非把收购面,再扩大一些罢了。比如,现在,只限于我村。但还有别的村啊,赚钱的事,没人不愿意干。”
听老宋分析完,我心中有了底。接着,又问起他的病情。大约因为心情好的原因,身体也不似以前,明显有好转的迹象了。
或许,因为忙着收购黄米的缘故,这次聊天,老宋竟然忙了,问候杏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