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丘吉尔:我有一计
【死里逃生的英国远征军,伤亡人数超过十万。】
【大英帝国历史上最惨痛的败战。】
【愤怒的市民痛斥亲人之死——“阿斯奎斯和弗伦奇,把我们的儿子还来!”】
【英国全国掀起对首相无能的批判——阿斯奎斯内阁的垮台信号?】
“哈......好不容易把火熄了,这该死的媒体又拼命往里边添柴。”
阿斯奎斯看着满是对自己的批判和指责的报纸,随手将其丢进垃圾桶,一脸疲惫的双手捂住了脸。
就在伊普尔的友军成功撤离,让他稍微松了口气的同时,关于他的问责声浪也随之席卷全国。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整整十三万名英国士兵,在伊普尔的战壕里牺牲或受伤。
这样的惨剧,必然需要有人负责,而公众怒火最先烧向的,便是作为战时领袖的阿斯奎斯首相。
“这该死的战争,只会不断折磨我......”
难道他会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绝不。
“没错,我的确命令弗伦奇发起攻势,但我从未要求他必须进攻伊普尔,也没让他自投法军的陷阱。”
然而,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曾经的友人,如今全都把矛头指向了他。
甚至连他敬重的国王陛下,也是如此。
就连他曾倚重的财政大臣大卫·劳合·乔治,如今也彻底背弃了他,在公众面前大肆批评他无能,称他根本不适合担任战时首相,若再让他继续执政,自由党政府将彻底瓦解。
老实说,这番话并非毫无道理。
阿斯奎斯或许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和平时期领导者,但在战争爆发后,他的行动迟缓,缺乏果断,一直以来都受到批评。
‘......无论如何,不能再放任劳合·乔治胡作非为下去了。’
劳合·乔治的倒戈,不仅让议会动荡,连内阁大臣们都受到了影响。
就连一向坚定支持他的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似乎也因为他在奥斯曼问题上支持了丘吉尔而心生不满,逐渐与他保持距离。而下议院议长、强硬的反俄派布莱克本子爵约翰·莫利(John Morley),也已经倒向了劳合·乔治。
‘好在基奇纳和内政大臣雷金纳德·麦克纳(Reginald McKenna)仍然支持我......’
但这份支持,又能持续多久呢?
经历了一次次信任者的背叛,阿斯奎斯已经不敢抱有太多信心。
至于丘吉尔......嗯,他还是那个丘吉尔。
‘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自己成为替罪羊。’
这不仅仅是冤枉的问题。正如报纸和广播大肆渲染的那样,最坏的情况是,他可能会被赶下首相之位。
而届时,那个位置就会落入背叛者劳合·乔治,或者保守党领袖安德鲁·博纳·劳(Andrew Bonar Law)的手里。
“我们需要换掉约翰·弗伦奇。”
“......您是认真的吗,首相?”
阿斯奎斯的话,让他的秘书不禁露出担忧的神色。
众所周知,弗伦奇的性格更像是一头嗜血的猛犬,而非温顺的绵羊。
而猛犬一旦被逼入绝境,便会见什么咬什么。
秘书最担心的,便是他的怒火会直接撕向首相。
“必须有人对这次惨败负责,这是无可避免的。”
但阿斯奎斯已别无选择。
英国民众因至亲战死的悲愤,需要一个牺牲品来平息。
那么,这个牺牲品就不能是他,而必须是别人。
而作为战败的统帅,约翰·弗伦奇无疑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去通知基奇纳战争大臣。他和弗伦奇一向不和,应该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