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年5月16日 北京

第167章 1966年5月16日 北京

第一百六十七章

1966年5月16日

北京

北京城西一条宽阔而僻静的胡同里,一扇军绿色的铁皮大门紧闭,看不见院里的任何情形,两侧高高的灰色砖墙显得朴实无华,外表看起来像是一处大户人家的私宅,门口除了一块小小的门牌号码,没有悬挂任何牌匾,更没有持枪肃立的卫兵。春天的阳光在沙尘天里显得有气无力,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灰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间或有个胡同大爷骑着三轮车从门口悠悠骑过,与北京城内大部分胡同的情景别无二致,气氛闲适而静谧。

方梅看清门牌号,走到大门前,按响电铃,门上一扇收取邮件的小窗口马上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同志,您找谁?”

“我跟穆局长约好的。”

“您贵姓?哪个单位的?”

“我叫方梅,广东省公安厅的。这是我的工作证。”

“请您稍等。”

那扇小窗户又关上了。

几分钟后,大门开了,一个体貌端正的青年人出来说:“您是方梅同志?穆局长要我来接您,麻烦您先做个来访登记。”

院子里面很宽阔,青年人领着方梅,穿过一个大理石地面的玻璃连廊,进入到一幢古色古香的红砖楼房。楼里静悄悄的,楼梯很宽阔也很讲究,花色水磨石台阶上嵌着磨得铮亮的铜条,沿墙还镶着柚木护板,看装修陈设,这里过去应该是旧社会某位显赫人士的住宅。上到三楼,青年人轻轻敲响一个房门:“穆局长,您的客人到了。”

“请!”

方梅去过很多部级和局级领导的办公室,这里的陈设几乎一模一样,沉重的写字台、宽大的罩着米黄色沙发套的老式沙发、带玻璃门的书柜、斑驳的木地板,连青花茶杯和开水瓶都像是统一配发的。

坐在写字台后的穆局长五十多岁,面相威严,目光锐利,尤其是一双浓眉让人过目难忘。他摆摆手让青年离开,指着离办公桌最近的那张沙发让方梅坐下,眼睛紧盯着方梅,没有任何寒暄,劈头便问:

“你们为什么要调查徐登云?”

“是这样,穆局长。我们厅里根据中央关于清理阶级队伍的指示精神,对我厅一些曾经从事地下工作并遭受敌人逮捕过的同志,进行历史复查,其中涉及到徐登云同志,并不是只针对他一个人,也并不确定他有什么历史问题。。”方梅在提到徐登云时特意把“同志”两字突出了一下。

“你不是政保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