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赵恒这时候脑子是否清醒,反正寇准的话他是一应照准。
“爱卿啊,此事就这么定了,你这就下去写一道让皇太子监国的奏表呈上来吧!”
寇准领命而出,心中自是激越万千,大宋的新天地就要在他的手中诞生,如此功勋怎能不让他心生豪迈之情?
寇准回去之后立马找到了与他多年交好的翰林学士杨亿,然后他将自己与赵恒的对话复述了一遍。他让杨亿尽快草拟出由皇太子监国的奏表,而且他一再叮嘱杨亿此事务必要保密,切不可外泄于他人。此外,寇准还给杨亿画了一个大饼,他说事成之后将保举杨亿取代丁谓出任参知政事一职。
故事说到这里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版本。一个说当晚杨亿就屏退左右,然后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写奏表。他倒是严格遵守了保密的要求,但寇准却因为得意忘形而在当晚与人喝酒时将此事说漏了嘴。另一个说法是,杨亿当天在与自己的小舅子张演谈话时无意中将此事泄了密。
不管真相到底是哪一个版本,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事被他人给知道了,并且这个人又火速将此事告知给了丁谓。如此可见,丁谓的地下工作做得有多么出色,他的耳目竟然已经深入到了寇准的府邸。
小主,
丁谓得知这个绝密的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如果这事真的成了,那么他的政治生命和仕途基本上也就到头了,而寇准的那番话已经证明了他的这个老首长已然向他亮出了屠刀。丁谓是何等聪明能干之人,在度过了短暂的慌乱之后,他心中只剩下了一个想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为了掩人耳目,丁谓在这天夜里登上了一辆平日里只有府中女眷才乘坐的牛车赶去秘密会见曹利用,二人经过一整夜的密谋于次日一早便前去紧急请见赵恒。到了赵恒跟前,丁谓的第一句话就让赵恒险些被震晕过去。
“陛下,寇准要造反了!”
紧接着,丁谓添油加醋地在赵恒面前详细地说道了一番,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寇准要废掉赵恒让他去当太上皇,然后再拥立皇太子赵祯继位,最后再由他行使监国摄政之权。总之,在丁谓的口中,寇准变成了一个意欲颠覆朝堂的乱臣贼子。
丁谓最后反问赵恒:“寇准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继续做大宋的宰相?陛下你赶紧把他罢免了吧!”
事实上,丁谓准备的弹药太多了,他根本不用说这么多就足以搞定赵恒,因为赵恒这时候完全记不起前日曾经应允过寇准什么事。这个老年痴呆症患者此时正在发病,一听说寇准要另立新君,他当即火上心头。不过,罢免当朝宰相毕竟不是一件儿戏,况且这个宰相还被人举报涉嫌谋反,赵恒当然不会如此轻易地下诏罢免了寇准。然而,丁谓和曹利用这次可是抱着和寇准决一死战的心态来请见赵恒,如果不能趁此机会打倒寇准,那么一旦让寇准有了喘息和反击的机会,最后很有可能就是他俩被寇准给生吞活剥。因此,在发现赵恒迟迟难下决定后,这二人便拿出了搏命的架势对寇准一顿口诛并最终成功说服了赵恒同意罢免寇准。
当赵恒最终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时间已经是这天的日暮时分。在丁谓和曹利用的煽动下,赵恒命人去学士院急召深得他喜爱的晏殊入殿让他撰写寇准的罢相制,可对寇准畏惧如虎的晏殊在搞明白这事后却拒绝受命,理由和上回盛度拒绝给丁谓写拜官制一样:“陛下,臣为知制诰,所掌的诏令乃是外制,罢相这种事乃是内制官的活儿,这事应该由翰林学士来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