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过陕西转运使的翰林学士李迪决定这时候站出来为曹玮说话,他请赵恒同意曹玮的增兵要求,而且还说边关诸将若论军事能力无人可与曹玮并肩,如果赵恒觉得从京城派兵太麻烦,可就近征调关右(潼关以西)地区的士卒前去增援曹玮。
在李迪的劝说下,赵恒勉强同意了此事,而曹玮也总算是在李立遵的大军入寇之前拥有了可与敌一战的实力。
公元1016年9月,李立遵率领三万大军正式侵入宋境并扬言要在曹玮的大本营秦州城里搞一次盛大的篝火晚会。曹玮的策略是以静制动,李立遵长途奔袭而来,而他则在秦州城里按兵不动静待来敌。
当得报李立遵的大军已经越过了毕利城之后,此前一直在秦州城里纹丝不动的曹玮突然点兵派将率领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六千宋军铁骑渡过渭河逆向迎敌。当宋军进抵三都谷(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曹玮下令停止进兵并就在此地摆下阵势等待李立遵的到来。
根据之前收集到的情报,李立遵本以为曹玮铁了心会缩在秦州城等着他过来一顿暴揍,在突然得知曹玮已经出城且在三都谷等待着与他交战的消息后,李立遵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害怕。他是三万人,而曹玮的兵力不过数千,这一仗他很有信心。反观曹玮,他此刻却比李立遵还要有信心打赢这一战。
小主,
当探马来报说李立遵的大军已经距离本阵不过数里之遥时,曹玮这时候还在帐中吃饭。他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碗筷,然后顶盔披甲骑上了战马。
双方列阵于旷野之中,从阵势上看吐蕃人确实人多势众,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短板和劣势。宋军尽管只有六千人,但这些人不但武器装备精良且皆是精甲铁骑,反观吐蕃人在防护装具方面明显不如宋军。简单说,他们大多数都没有铠甲护体,而这正是曹玮对此战高度自信的原因之一。
曹玮策马前出临阵观敌,他发现吐蕃大军的阵前有一名喇嘛正在做战前动员,他就此决定先干掉这个吐蕃和尚。随即,他转过身对身边的众将问道:“我们军中可有善射之人?”
众将皆提到了一个名叫李超的人,说他最擅骑射。曹玮将其召至身前,问道:“我现在想让你去把对面的那个吐蕃和尚给干掉,如果派你去,你需要多少人给你打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