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赵澜应该更加谨慎地处理这种事情,毕竟他还需要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怎么敢如此嚣张地就要执行军法?难道他就不怕以后士卒们跟他作对,不再听从他的指挥吗?
他们并不知道,赵澜从不是一个会畏惧挑战的人。
在军中,威信与尊重是用行动和实力赢来的,而不是靠妥协和退缩得来的。因此,赵澜才会如此果断地站出来,用军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权威。
其实,第四队的人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之所以会有人说闲话,这一切都是连齐在背后暗中操纵的结果。
作为第四队的代队正,他一直垂涎着队正这个职位,想要把自己的“代”字去掉,成为第四队真正的领导者。而赵澜的出现,无疑对他的计划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连齐曾多次想过如何排挤赵澜、抵制赵澜,甚至是想办法除掉他。
他以为赵澜不过是个好运气的家伙,以为在被质疑后赵澜会怒而杀人,引起士卒们的不满。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校尉和旅帅会亲自出来迎接赵澜,更没想到赵澜会如此冷静地向校尉和旅帅询问军法,用军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刻,连齐的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恐惧。他明白,自己这次是真的踢到了铁板,不仅没能如愿以偿地排挤掉赵澜,反而还把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若是按照军法来处理,先不说侮辱上官这一条大罪,单是在训练和巡逻时间把队中兵卒无故聚集在营盘门口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他受到严厉的惩罚了。
想到这里,连齐更加害怕了,自己的命运已经掌握在了赵澜的手中,生死只在赵澜的一念之间。
与连齐那满是恐惧与不甘的眼神不同,马伯昌的脸上更多的是悔恨与自责。
他被连齐用队副的职位诱惑,糊里糊涂地上了这条贼船,如今在面对赵澜那冷冽而坚定的目光时,他所有的尊严与勇气都仿佛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无尽的懊悔和颤抖。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卒,他的相貌与连齐有着五六分的相似之处,仿佛是两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