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在客厅兼饭厅的木桌边坐下,吃起早点来。莫铭和小芳一边吃早点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公司趣闻,玥玥听着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莫铭公司是外资企业,好像专门做电脑软件方面有关的。美利坚老板才到中国,不懂得中文一些文化的东西,常常闹出一些笑话。莫铭说的是公司聚餐的事儿,有一次聚餐啊,一个中国同事说“我出去方便一下”。外国老板不懂其意,大家告诉他:方便就是去厕所。第二天,一个女合作方跟这老板说:“希望在你方便的时候,我到你这里来做客。”老板听后,立即摆手说:“不,不!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在我方便的时候不要来。
哈哈哈,两个姑娘笑得花枝招展。
“还有还有,”小芳说,同事结婚请公司人吃饭,请客时那男生很客气很谦虚,说:“请大家吃顿便饭。”外国老板便竖起大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
哈哈哈哈......
“结婚吃饭故事还有后续呢,这大boss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而新郎谦虚说:“哪里,哪里。”老板先生觉得新郎认为自己说的不明确,就用生硬的中国话接着说:“新娘的眉毛、眼睛、鼻子、嘴,都很漂亮啊!”
“别,别说了,我要笑得含笑九泉了”玥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上海好多外国人呀,我天天都能见到,那天在南京路特别多”玥玥说。
“是呀,阿拉上海是开放式城市啊,外国人一点都不稀奇,上海的外国人比悉尼的中国人口都多呢”莫铭说。
全世界人对上海这座城市都有着痴迷眷恋。这座城市有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士、丹麦、印度等等全球47个国家的外国人。上海非常吸引外国人,它带着西方风情,却并非“复刻”西方模式,既洋溢现代气息,又保留丝丝中国古典城市韵味。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能让这么多外籍人士在上海定居的理由,它应该是体现在生活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的。首先有个不能忽视的大前提:上海是全中国讲英语人数最多的地方,老外来上海即便不带翻译,也能很方便的生活旅游。再细说吃穿住行,论吃,不管是西餐还是中餐,上海能几乎能够满足全世界每个地方的人口味所需,它既有跟美国一样的酒吧、高级餐厅,也有随处可见的小杂货铺、包子店。在巴黎街头会买一种像煎饼果子的小吃;在纽约中央公园会啃热狗;而在上海,可以拿着3个不同馅的包子边走边嚼,没有人指指点点,感觉很自在。再论穿,香奈儿、爱马仕、这些奢侈大牌的名字,在上海也是很容易见到的,在这里你能买到在巴黎、在伦敦、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大品牌,即便是对于留学生、上班族等普通老外来说,不同价位不同层次的穿衣需求也都能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再论住,从上世纪以来,上海已经形成了几个老外比较集中的居住地,老外能在上海留下来,得益于在中国办理居留证的快捷和方便。而如果外国人打算在欧洲某个城市留下来,要办理的手续复杂得多,也很困难。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外国人觉得,即便是租房,也可以在上海生活一辈子,非常快乐,他们并不要求一定要在上海买房。最后论行,就拿上海的和纽约的地铁来说,上海的地铁给老外的感觉是干净的、现代化的、便宜的、有网络的、有空调的。而纽约的地铁则是脏乱差、破旧的、没有网络和空调价格还昂贵。花几块钱坐地铁就可以游览整个上海了,上海的高架路上,随处可见的提示信息,包括天气情况、包括路况等等,这些细节之处也是中国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上海的治安很好。多年后,玥玥回忆到,认识的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芬兰老外回国后一段时间,重回到上海,那一刻,他说:回到上海的感觉真好。我可以在午夜时分轻松地在街头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