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秋天,孙家村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丰收的气息,村民们的脸上也满是笑意,辛苦了一年现在终于有了收获。
王奕站在新房前,望着眼前这座土坯房,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五天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现在却立起了一座三间房的屋子,虽然简陋,但这是他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意义上的家。
清晨的阳光洒在土黄色的墙面上,王奕伸手摸了摸还带着潮气的土坯,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
他转身走进屋里,新打的木门还散发着松木的清香,地上铺着夯实的黄土,墙角堆着几捆稻草,那是村里的孙大娘特意送来的。
"今天下午就能完工了。"王奕自言自语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要买的东西。
他得去镇上买些粮食,还要想办法弄点肉来,帮他盖房子的乡亲们辛苦了好几天,他得好好感谢他们。
今天王奕特意起了个大早,赶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时,便匆匆赶往镇上,镇上的集市早已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王奕穿梭在人群中,首先来到粮食摊前,他仔细挑选着,最终买了一大袋高粱面,准备分给帮忙的众人。
虽然他们家现在遭了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奕的手里还是有不少钱的。
接着,他又在一个猎户的摊位前停下,摊位上挂着两只肥硕的野鸡和两只野兔,毛色鲜亮。
"这野鸡怎么卖?"王奕蹲下身,打量着笼子里扑腾的野鸡。
"一只3块,两只6块。"猎户叼着旱烟袋,眯着眼睛说。
王奕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又看了看旁边笼子里的野兔:"野兔呢?"
"野兔比野鸡贵一块钱。"
最后,王奕买了两只野鸡和两只野兔,他小心翼翼地把野味装进背篓,又去供销社买了点盐和酱油,回去的路上,他盘算着晚上的饭菜,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回到村里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王奕远远地就看到自己的新房前围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