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春季养生先袪寒,为什么这样说

春捂的科学依据:“春捂秋冻”是一句流传已久的养生谚语,它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但乍暖还寒,过早地减少衣物,容易让寒邪趁虚而入。所以,在春季要遵循“春捂”的原则,适当多穿一段时间的衣服,尤其是要注意保暖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所以在春季早晚要戴上帽子,避免头部受寒。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通道,寒邪侵袭颈部,容易导致颈椎不适,还可能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可以佩戴围巾。腹部是脾胃所在之处,脾胃喜暖怕寒,所以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不要过早地露出肚脐。脚部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而且脚部有很多穴位,与人体的脏腑器官密切相关,所以要注意脚部的保暖,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

作息规律与睡眠质量:除了注意保暖,春季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春季阳气上升,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早睡早起,顺应天时,能让人体的阳气得到充分的升发。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在睡眠过程中,人体的阳气会得到修复和补充,对于祛寒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春季祛寒与整体养生的关联

(一)为春季养肝奠定基础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春季与肝脏相对应,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然而,要想在春季更好地养肝,先祛寒是关键。因为寒邪在身,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肝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只有当体内气血通畅,阳气充足,肝脏才能正常地发挥疏泄功能,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吸收。如果体内寒气过重,气血不畅,就会导致肝气郁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胁肋胀痛等症状。所以,春季先祛寒,能为肝脏的正常功能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让肝脏在春季得以更好地调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肝效果。

(二)增强身体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

春季是季节交替的时期,人体需要适应从冬季到春季的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先祛寒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身体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当体内的寒邪被祛除,阳气得以升发,气血运行通畅,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就能更好地协调配合。这样,在面对春季多变的气候时,身体就能及时做出调整,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例如,在春季容易发生的感冒、流感等疾病,往往是由于人体在季节交替时抵抗力下降,受到寒邪和病毒的侵袭所致。如果我们在春季先做好祛寒工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就能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促进全年身体健康的良性循环

春季养生先祛寒,不仅对春季的身体健康有益,还能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春季是一年的开始,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春季把身体调养好了,就能为后续的季节养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当体内的寒邪被祛除,阳气充足,气血运行通畅,身体的各项机能都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浮,更容易出汗,此时身体的代谢功能较强,良好的基础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夏季的气候特点,避免因贪凉饮冷而导致寒邪再次入侵。在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我们可以更好地遵循“秋冻”的原则,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到了冬季,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就能更好地抵御严寒,保持身体健康。这样,通过春季祛寒,就能实现全年身体健康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珍视传统养生智慧,拥抱健康生活

春季养生先祛寒,这一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养生智慧,它从人体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深入探究了季节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养生方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身体的细微变化,忽略了传统养生智慧的宝贵价值。然而,当我们因寒邪侵袭而出现各种不适时,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让我们珍视这一传统养生理念,在春季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积极行动起来,通过饮食、运动、中医理疗、起居保暖等多种方式,祛除体内的寒邪,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以健康的身体,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挑战,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