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中晚唐事变1 李诵父子 内耗不断

但由于发现朝廷在内斗,刘从谏就对朝廷愈发轻视。

最终在李宗闵的默许下,刘从谏次年正月返回昭义。

还是因为党争,收服昭义的好机会就这样错失了。

833年6月,李宗闵罢相,李党控制朝堂。

李载义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以此来制衡回纥与卢龙。

这些消息被刘氏故意散布到空间各处,他们将其称之为“唐朝崩溃论”。

同时,后勤组也建议将下一次的统筹换届延迟到855年。

而这两天里刘裕就是在为刘氏摇旗呐喊,没有什么别的动作。

李世民对于刘氏的举动其实并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感染者的行动。

反正自己的改革到现在也没有进行下去的可能了。

热战争没有爆发,冷战也没有结束。这可是符合感染者的利益的。

现在两方也都明着打了。他们的行动无非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在统筹换届上操作,让自己人上台;其二,拉拢自己的后人。

而经过那次的大会和对李旦的谈话,他的后人应该是安全的。

所以,自己可以考虑下主动进攻或者是以攻为守了。

小主,

另一边,感染者也做出了自己的决策。

他们这次行动的关键就是“快”,花费的时间越短越好,绝不能拖下去。

而突破口就是李诵和李纯,主要的实施者是李旦父子。

李旦:“可是,现在我们两个都被监视了。我们该如何掩人耳目呢?”

李隆基:“其实,现在都不需要我们出面。他们自会来找我们。”

“太宗对我后面的皇帝可是相当不了解呢。”

……

自打进入空间以来,李纯就有一种奇怪的说不上来的感觉。

而在上次的大战中,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他们这时候的皇帝通常都把太宗和玄宗相提并论。

他们二人的能力最强,也是后面的唐朝皇帝追寻的方向。

那么按理说,李家应该是以太宗为主,玄宗为辅,二人共同处理事务才是。

但实际上,玄宗被边缘化了。大战中太宗皇帝常常让自己顶上去。

自己也试着向玄宗询问,但每一次话题都被他精妙地岔开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此,他从空间的史料记载中寻找答案。

太宗与玄宗微妙关系,李世民与刘裕的大战,那次大会的真实意图……

还有父亲在那个时候的焦虑。他当时虽然没有明说,但自己也看出来了。

所以李世民是在刻意打压他。

这种打压可能也曾包括自己,但他后来觉得自己可以被利用,所以改变了态度。

想到这里,李纯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与父亲好好谈谈。

这天早上,他刚要推开门走出屋子,就发现了门缝下面被塞了一张纸条。

“去镜空间刑场,你会找到答案。”

李纯悄悄把纸条收好,然后就去找自己的父亲了。

而他刚才的举动其实已经被李世民看到了。

回到前一天晚上,出于修复电网的目的,王莽便要带着人来到唐朝楼。

当然,施工的过程一定是会被监视的。

王莽深知这一点。于是在临走前,他就用很明显的姿势往李纯的门缝下面塞了张纸条。

纸条上的字是王莽模仿李隆基的笔迹写的。

前面说过,李世民打算以攻为守。

王莽做得这么明显,或许是有声东击西的意味在其中。

所以,与其收缴纸条,还不如放长线钓大鱼,以此推理感染者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