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们大多都选择无脑跟着祖宗走,可我们这边连祖宗之间都有分歧。”
李炎:“唉,没办法啊。”
对,谨慎一些,自己还是要找些资料来与王莽的话对照。
甚至都在机器中能找到两本《唐书》,当然涉及到未来的信息都被涂掉了。
但王莽可以说谎,太宗皇帝可不能出错。他必须得看清李忱的真面目。
……
“反李同盟”的大会最后因不断两方扯皮而徒劳无功。
之后的两天里,局势变得更加清晰。李治应该是拼不过李隆基了。
但他本人好像不是那么在乎,只要曹操没能上位,一切都好说。
他现在开始从史书中抠字眼,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黑料到处流传。
“没关系,想批评我的尽管来。”
“但你们也只能批评我与武则天的事,以及我的能力了吧。”
“可他曹某人可是货真价实的屠过城,还有他那种种不堪的品质……”
“都说统筹要德才兼备,他首先就没有德行。”
他现在也是豁出去了,就是要拉着曹操同归于尽。
曹操:“切,这统筹,不选也罢。”
他竟然这么轻易地说出了这句话,在场的众人全都始料未及。
高欢:“既然前辈都这么说了,那我也没有参加的必要了。我也退出。”
“然后我们两个共同推举宇文泰为新的候选人。”
这是嬴政集团共同的商议,这样他们的收益才是最大的。
回到前一天晚上他们的内部商议。
曹操:“既然李隆基和杨坚的上位已经无法逆转,那我也没必要再与李治争了。”
高欢:“他们就算是控场,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黑獭,不如你来吧。你应该是最能压住杨坚的。”
宇文泰:“哼,早有此意。”
于是到了现在,唯一的变数就剩下刘氏集团具体的上位之人了。
但这已然无法影响到大局了。
人间,前面说过,张议潮已经在公元848年在沙州起兵。
他终于等到了吐蕃内乱的良机,于848年拿下了沙州和瓜州。
而吐蕃将领论恐热和尚婢婢还在内斗。
849年2月,论恐热击败尚婢婢,论恐热治下三州七关向唐朝投降。
10月,李德裕当时未能取得的维州被唐朝收复。
李忱想要见好就收,他不知道孤悬在外的张议潮还在河西卖力。
本年,张议潮再收甘州和肃州。
河北方面,849年4月,卢龙节度使张仲武离世,军中拥立其子张直方。
但张直方为人暴虐,不得人心,张仲武的侄子发兵攻打他。
虽然兵变失败,但张直方不敢在卢龙继续待下去,逃到了长安。
卢龙军推举周綝为留后。
850年,周綝离世,军中推举张允伸为留后。
同年,张议潮收复伊州。他清查土地,并采用宽和的民族政策。
尚婢婢再度被论恐热击败,逃到甘州,留手下拓跋怀光原地留守。
拓跋珪:“这年头还有拓跋氏?”
论恐热追击尚婢婢,沿途大肆劫掠。尚婢婢此后下落不明。
而李忱终于得到了消息,为张议潮封官,但没有实质的军事援助。
唐朝还在处理党项的叛乱,他们不堪边疆节度使的压迫而造反。
要等到852年10月才能彻底平定党项。
851年7月,张议潮之兄张议谭入朝。11月,朝廷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但鉴于唐朝曾授予回鹘、南诏“归义”的名号,可见没有对张议潮彻底信任。
张议潮对内称河西节度使。
唐朝收复河西走廊,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内部百姓已经很接近生存红线了。
这两年内,唐朝发生了两次能记于史书的农民起义。
宰相白敏中倒台,李忱以崔铉、令狐绹等人为宰相。
李豫:“不管怎么说,我那时丢掉的河西陇右终于回来了。”
王莽:“张议潮得了MVP!”
李炎:“李忱就是躺赢狗。”
“奇怪,我怎么就脱口而出了。不过好像还很恰当啊。”
“他不是躺赢是什么?张议潮收复凉州和他有关系吗?”
“我要不是死得早,这会都和李德裕一起出兵凉州了,刚好能碰上张议潮。”
李世民:“没办法,总会有遗憾,这种事常有发生的。”
李炎回头看向李世民,又看向正在被李治撵走的王莽,最终沉沉地叹了口气。
李忱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
空间时854年6月,这次竞争终于结束了,后勤组公布了五个统筹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