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渡江?”
刘备脱口道出了这四个字。
关羽,徐庶众人,皆是神色一动,齐刷刷盯向了刘备手中那道书信。
“兄长,伯温军师信中写了什么,白衣渡江又是何意?”
关羽放下手中茶碗,满眼好奇的问道。
刘备稍稍平伏心绪,将已看过的一页帛书,传阅给了几人。
“伯温在留信中称,他算定孙权乃佯攻合肥,实则已暗自增兵于柴桑,欲袭我夏口。”
“伯温还料定,周瑜会用一名叫吕蒙的江东武将献计,伪装成商船将夏口下游魏文长所设烽火台,不动声色拔除,好在公玮和文长不得示警的情况下,发兵偷袭夏口。”
刘备将信中内容,大致说与了众人。
关羽听得刘备所说,一一传阅后,几人无不是面露惊奇之色。
“若依伯温军师先前对孙权之评价,此人目光短浅,又唯利是图,视信义为粪土,背盟偷袭倒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伯温军师何以料定,那周瑜会以白衣渡江之计来破我烽火台?”
“据我所知,吕蒙此人是因合肥救驾有功,才为孙权新近拔擢,此前在江东军中是声名不显。”
“伯温军师是如何推算出,竟是此人向周瑜献计?”
徐庶放下手中帛书,抬头望向刘备,问出了一连串疑问。
这些疑问,同样也是在场众人的疑问。
刘备思索良久后,叹道:
“伯温的未卜先知,神机妙算的本事,咱们也不是头一次见识,他自有他的手段吧。”
“既是伯温不与我们明言,自有他的道理,咱们何必抛根究底,只管相信便是。”
关羽微微点头,捋着美髯道:
“兄长言之有理,伯温既是如此推算,我们只管相信便是。”
“既是如此,那我们是否该即刻抽兵南下,去增援夏口?”
刘备深以为然。
夏口城有多重要,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
倘使为孙权背盟偷袭得手,则江东军凭借其水军巨大优势,轻而易举将截断长江与汉水。
到时他也好,刘琮也罢,都将成了孙权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其宰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孙权现在的威胁,甚至要远胜于曹操。
毕竟曹操再强,水军这块短板是致命伤。
而在汉江这种地方,水军的强弱,恰恰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
念及于此,刘备遂道:
“那吾就即刻提两万大军,星夜兼程南下,驰援夏口!”
话音方落。
徐庶却眉头一皱,拱手道:
“主公冷静,庶以为,现下还不是尽抽大军南下夏口的时机。”
说着徐庶站起身来,往地图前一指。
“现下曹操已平了侯音,正驻军于宛城,收拢各路败兵后,兵力已恢复至八万之众。”
“相较于其南征前的十五万大军,虽说折损过半,元气大伤,却仍不能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