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还称,当初被调至樊城之后,他推算新野的布局,将来或许还会用到。
他前思后想又觉计策中有纰漏,便派人回新野,秘密挖掘了一条地道,暗通城内城外。
此举乃他自作主张,原想等用到之时,再向刘备禀明。
如今刘备兵临新野,诸葛亮便令马谡前来禀明此事,并将地道出入口的位置一并附上。
“我等都不曾知晓,孔明军师竟暗中留有地道出入新野,伯温军师你竟了然于心?”
“伯温军师,你当真乃神人也!”
关羽惊叹折服的目光,亦是深望向了萧和。
一时间,叹服之声四起。
萧和也恍然明悟,总算是明白过来,刘备适才为何突然间赞叹起了自己。
原来诸葛亮竟真挖了这么一条地道,还真被自己误打误撞给蒙对了。
就说嘛,卧龙的智计,怎么可能留下这么大一破绽。
“主公言重了,孔明军师之深谋远虑,和哪里会知晓,老实说我适才也只是随口一猜而已。”
萧和被众人夸到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实话实说。
刘备与几人彼此对视,皆是会心一笑,眼神别有意味。
伯温军师有神仙手段,能掐算到诸葛亮暗留密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他这般自嘲否认,无非是有意谦逊,不想显示他对孔明军师也洞若观火,是在给孔明军师面子呀…
众人心中涌起同样的念头。
刘备遂哈哈一笑,拂手道:
“伯温你的意思我们懂,你说是猜的就是猜的吧,总之有了这条密道,你这火烧新野之计,便可保万无一失了!”
萧和脸色略有无奈,刘备这是始终不信,自己是实话实说呀。
不信就不信吧,能破了新野就行。
萧和遂也不再过多解释,目光转向新野:
“那满宠颇有智计,我只怕多拖上几日,会被他看出端倪来。”
“主公,事不宜迟,我们今晚就动手吧。”
刘备深以为然,当场就在这山岗之上,部署下了火烧新野之计。
这其中最关键一环,则是派一队敢死之士,潜入新野城放火,里应外合搅乱曹军。
“这桩任务颇有风险,非得胆魄悍勇之士,方可担当此任。”
“而且,这个人还得对新野城地形极为熟悉,能准确无误的找到那些存放火油柴草的房舍才行。”
徐庶将潜入人选划出了一个范围。
刘备的目光,望向了除关羽之外的众将。
不等开口,关平,周仓,傅肜等众将,纷纷慷慨请缨,皆是担此重任。
看着争相请战的众将,刘备面露几分欣慰。
考虑到必须要对新野熟知,傅肜等襄阳归附的武将肯定是不行的,最后的人选只能是关平,周仓这些“老部下”。
刘备抬起手来,正要选定其中一人。
“主公!”
“小的也愿担…担此重任!”
那口吃的少年军士,犹豫许久后,突然鼓起勇气请战。
众人先是一怔,旋即脸上或多或少掠过几分笑意。
那笑容中,多少有些不以为然的意味。
如此重任,岂是你一个小小伍长能担当得了的?
何况,你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黄毛小子。
“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色,当真是勇气可嘉!”
刘备却并未轻视,反倒是一脸欣赏的赞许一番。
接着却话锋一转,说道:
“不过元直所说你也听到了,担此重任者,非得对新野城熟悉,还得胆色勇武兼备。”
“你年纪还小,这桩任务,还是让别人来担当吧。”
那口吃军士却并未退缩,反倒朗声道:
“小的本就是新…新野人,是前几年才跟着母…母亲往邓县投靠亲戚,对新野城最熟…悉不过。”
“小的这几月,跟随子…子龙将军学习武…武艺,自问一以敌五不在话下。”
“且钻行地道,身形矮小才最方…方便,故小的以为,这桩任务,小的才是最…最合适的人选。”
口吃军士虽是结结巴巴,却条理清晰,理由充分。
刘备听罢竟觉他说的极有道理,一时间倒不知如何回应。
萧和越看这少年越觉与众不同,忽然灵光一闪,便问道:
“这位小兄弟,可否告诉我你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