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摁倒葫芦起了瓢,都不是省油的灯!

崇祯伸了个懒腰,缓缓闭上了眼睛。

王承恩秒懂,急忙一摆手中的拂尘,吆喝了起来,“散朝!”

崇祯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缓缓离开了皇极殿。

大臣们则是长出了一口气,恭送崇祯皇帝。

...

乾清宫,崇祯心情大好。

这个祖大寿的事儿,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投降建奴是迟早的事情,他其实是打的一手好牌,两边押注。

他祖大寿忠心的不是自己,更不是大明,而是他自己,他只是想要他在辽东的根本利益和权力而已。

其他的事儿,根本勾不起祖大寿的兴趣。

下了朝之后,崇祯立即就派人把祖大寿的家人秘密看管了起来,而且把这个风声派人通知到最前线。

不仅仅如此,崇祯还写了一封密信给孙承宗,让他好好照顾魏藻德。

既然魏藻德要为国效力,崇祯必须得有所表示才是。

王承恩更是忙得不行,给藩王们颁发的圣旨,都是王承恩的话。

当然,王承恩,对于这些都非常熟练,用了1个多时辰就已经全部完成任务。

剩下的事儿也就简单了,只需要令太监们前往藩王那里传旨即可。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目前来看,开始变得有头绪了。

过不了多久,大明的局面就会稳定下来,格局就会打开。

想到了这里,崇祯的内心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半眯缝着眼睛,拿起了龙书案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正在此时,突然乾清宫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脚步声很重,而且慌乱无比。

崇祯当即睁开眼睛,把手中的茶杯往桌子上一放。

“皇爷,奴婢有重要事情禀告。”

一名太监来到门外,焦急地询问。

“进来。”崇祯的声音沉着冷静,没有丝毫的慌张。

太监急忙走了进来,跪倒在地,神态大变:

“流寇秘密召开大会,准备从各地杀到陕西,与官军决一死战,洪将军请求朝廷允许他从其他省份调拨援军。”

“嗯?”

崇祯眼睛一瞪,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