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其他的人都停止了讨论,齐刷刷地看向了周延儒。
此时,周延儒作为大明帝国的首辅,他的一言一行对于众人影响极大。
“我全部的家产有6万两白银,我准备全部都拿出来......”周延儒捋了一把胡须,把牙关咬得很紧,但表面的文章做得不错,看起来是心甘情愿,心系大明帝国的安危。
“这......”众人都愣在了原地,这是要命的事儿啊。
虽然他们的手中也都有点钱,但是往腰包塞钱容易,可是让他们往外拿钱,那可是比要他们的命都要难受的事儿。
“那我们该拿多少呢?”温体仁站了出来,一脸‘求教’的姿态,把自己压得很低。
“这个......本首辅还没有想到这些,不过根据本首辅的经验来看,建议你们不要低于1万两白银,除了那些官职卑微的可以少拿点出来。”周延儒眨了眨眼,旋即睁大眼睛看着温体仁等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
“我们......我们恐怕有点困难...”众人开始叫苦不迭。
这么多钱,真的拿出来,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没有问题,只是他们以后还怎么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没有了钱,他们以后还如何风花雪月,快意人生?
这是一个极其难以抉择的问题,一面是大明帝国的安危,大明百姓的福祉;而另一面对于他们来说,则是更为重要,那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按照他们的本心,肯定是选择后者,只有后者才是对他们最为友好的,钱袋子只有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踏实的。
如果把钱给了崇祯,即便是他画的大饼再大,能给到自己手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不符合大臣们的利益。
而且,这些大臣之中,尤其是文臣,很多都是党派邻里,更是以东林党人居多,这些东林党人更是拧成了一股绳。
他们宣扬得冠冕堂皇,也是一直都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上,拿着他们的指挥棒对其他的人指手画脚,把自己包装得非常亮丽。
其实,他们不过是穿着亮丽衣服,而皮囊却是一群唯利是图,以损害大明帝国的利益和压榨百姓为宗旨,最终还是要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这些东林党人,大部分都是社会的蠹虫,没有几个好鸟。
即便是说得为陛下效忠,为大明帝国效力,但是往往也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一群小人,确实是对大明帝国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
崇祯皇帝最终也是被这些东林党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把大明帝国这艘巨轮驶向了万丈深渊,让大明帝国亡在他的手中。
此时,崇祯半眯着眼睛,看着这些跳梁小丑们讨论,一言不发,只是做一个看客而已。
讨论仍然在继续进行着,很多大臣都希望首辅周延儒能改变初衷,以便达成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崇祯此时则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是静静地倾听。
大约一盏茶之后,讨论声渐渐低了下去。
崇祯缓缓睁开眼睛,看着众人,微微一笑,“诸位爱卿,讨论的结果如何?”
“启禀陛下,微臣愿意借给大明白银6万两!”周延儒站了出来,躬身施礼,神情慨然。
作为大明帝国的首辅,周延儒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他明白,主动借钱和被动抄家,那结果可是截然不同。
“周爱卿,你果然是大明的柱石,作为朕的首辅,一心为大明帝国着想,朕心甚慰!”崇祯微笑着看向了周延儒,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