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一人五斤棉花

李云溪垂眸,认真打量着他,脸颊带着不自然的红,但眼神坚韧,很瘦。

“你姓什么?多大。”

“8岁..或者9岁吧,养大我的人,别人都喊他莫老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人不是你爷爷?”

“不是,我是被他捡回家的。”

李云溪了然,“叫宁安吧。”

宁安?

陈氏听了,有些不解,“为何不姓李?叫李安?”

“娘,宁,安宁之意!”

陈氏:“....”

宁安得了新名字,非常兴奋,想去院中展示他的武艺。

看着他的赤脚,李云溪拒绝。

屋子人多,又关的严实,有些闷,李云溪走出屋子,在院中逛了一圈,除西厢房没人,其他屋都住满了人。

通通关在屋中。

为何这么做,李云溪知道。

若她没有厚厚的衣裳,也会被陈氏关在屋中,不许出门,城中缺棉花,哦,不是,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禹都县都不缺棉花,只是缺买得起棉花的人。

望着灰蒙蒙的天,毫无半分温度。

温度??

以前那些人是怎么供暖的?

她那会是集中供暖,出门也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似这里,屋外的风,刮得脸痛。

屋内,又闷又侵骨。

暖气?

北境那地,比这里更冷,不知他们是如何取暖的?

想着到,李云溪跟陈氏告了别,又来到萧府,看着屋内装着银炭的铁盆,问:“太傅,北境那边的人,是怎么过冬的?”

“想必是烧炭、烧柴吧,怎么了?”

“学一学。”

萧老太傅:“你去赤州,多带买点棉花回来。”

李云溪想了想说,“城中大大小小的人,加起来,都上万啦,一人按五斤棉花算,太傅你算算,这得需要多少?

还没算城外的人,城外人更多,整个禹都县,记录在册的人,共十来万呢,若一人五斤棉花,只适合那些身子好的人,一些老人小孩,体弱之人,五斤棉花可不够,还没算被褥呢。”

萧老太傅叹气,这个问题,他做着官,领着朝廷俸禄时,都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