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说的福,李云溪理解。
可眼前媒婆说的有福,李云溪不理解。
“陈妹子,女方姓林,是隔壁安华镇里长的女儿,她母亲也姓陈,说来还同你是一家呢,那头说,彩礼也不多要,我去看过那姑娘,长得十分有福,又识字,最关键的是,她还会绣花呀,一张手帕能卖好几十文钱,家里里里外外的活都能干,而且呀...”杨媒婆突然压低声,凑在陈氏身边说:“那啥,好生养呐。”
杨媒婆突然靠近,她身上那股呛鼻、又带着夏天那啥的味,差点没把陈氏熏晕,她蹙着眉,倒退一步。
“我家云泽还小,暂时不考虑。”
儿子现在受武安侯、萧老太傅看中,陈氏自然没打算给他找个童养媳回来,特别是经陈杏儿那事后,她就歇了这个心思。
再说,现在家里也不缺人伺候。
“哎,陈妹子,别一口拒绝呀,说句不该说的话,你儿子这...始终得有人照顾,这早日定下来,早点培养感情呀,再说,你这女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媒婆提及自己,李云溪抬头,眨了眨眼。
“这女儿呢,始终要嫁出去,不可能照顾她哥一辈子啊,最终呀,还是得有个知根知底的人照顾你儿子,替你们养老。”
“娘,我就算嫁出去,也能照顾哥哥和你们。”
杨媒婆一听,顿时变了脸色,这家人也忒不讲究,别家说亲,女儿都不在跟前,有多远离多远,偏偏她家姑娘,还凑过来搭话。
杨媒婆挥了挥手帕,对陈氏说:“你这女儿,一点也不害臊,这是她能听的吗?大妹子,这些话,可不兴姑娘家听,好在今日是我,不会出去乱嚼舌根,要是换了其他媒婆试试。”
陈氏闻言,嘴角一僵,“云溪,你出去玩。”
李云溪在心里冷哼了两声,不听就不听,又不是听不到。
可出了门,见到头顶的太阳,她又撤回了脚,这都过了中秋,怎还这么热呀。
在屋檐下纳鞋底的金枝见状,走过来:“姑娘,你要出去吗?我给你取惟帽。”
“我不出去,你在纳鞋?”
金枝笑了笑:“是啊,姑娘,这是我给你纳的,这颜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