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升级的艰难进程中,刘阳和何小梅始终没有忘记村庄整体环境的提升。他们深知,一个生态宜居的村庄,不仅能让村民生活得更加舒适,也是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的重要因素。
“阳哥,咱们村虽然经济在发展,可这环境还是有待改善啊,你看那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都成问题了。”何小梅指着村头堆积的垃圾和流淌着污水的沟渠说道。
刘阳皱起眉头,沉重地说:“是啊,小梅,咱们得下大力气整治,让村子变得干净、整洁、美丽。”
他们首先从垃圾处理入手。决定在村里增设更多的垃圾桶,并建立定期清理制度。然而,新的垃圾桶刚放置好,就有村民随意乱扔垃圾,根本不往桶里放。
“这垃圾桶就在旁边,怎么就不能多走两步扔进去呢?”负责卫生的工作人员抱怨道。
刘阳和何小梅意识到,仅仅提供设施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他们组织了环保宣传队,挨家挨户地宣传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
“大妈,这垃圾要分类投放,保护环境,咱们人人有责啊。”宣传队员耐心地解释着。
同时,在村里显眼的位置张贴环保标语和宣传画,时刻提醒村民爱护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逐渐养成了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的习惯。
解决了垃圾问题,污水排放又成了头疼的事。村里的污水管道老化,污水四溢,严重影响了村庄的卫生和美观。
“这污水横流的,夏天蚊虫滋生,味道也难闻,得赶紧修管道。”何小梅说道。
刘阳立即联系工程队,准备对污水管道进行改造。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下管线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这下面的情况太复杂了,不好施工啊。”工程队负责人面露难色。
刘阳和何小梅多次到现场查看,与工程队一起研究解决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新的施工方案,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污水管道的改造。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刘阳和何小梅又把目光投向了村庄的绿化和美化。他们计划在村里的道路两旁种上花草树木,打造美丽的景观带。
然而,在选择树种和花草品种时,却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