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这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咱们得想想办法帮助他们。”何小梅着急地说道。
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爱心助学活动,号召村民们捐款捐物,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习用品和课外辅导。
一开始,响应的人并不多,一些村民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不富裕,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我自己家都顾不过来,哪有心思管别人啊。”有村民这样说道。
刘阳和何小梅没有放弃,他们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讲述这些孩子的困境,以及教育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
“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能帮一把是一把,说不定这些孩子将来有出息了,也能回馈咱们村。”刘阳诚恳地说道。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爱心助学的队伍中。孩子们得到了帮助,学习更加努力,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村庄的发展,一些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出现了漏洞,比如村里的路灯坏了没人修,垃圾清理不及时等。
“这可影响咱们村的形象和大家的生活质量啊。”何小梅说道。
他们决定成立一个村民自治的公共设施维护小组,由村民自愿报名参加。但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主动报名。
刘阳以身作则,第一个报名加入,并动员村里的党员带头参与。
“咱们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大家服务。”在刘阳的带动下,陆续有村民报名参加。
维护小组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村庄的环境和设施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刘阳和何小梅还发现,村里的一些老人缺乏关爱和照顾,尤其是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
“咱们得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何小梅说道。
他们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去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做饭、陪他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