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讲个故事吧!

如果人在世上走一遭,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是幻象的话,李临河的幻象,无疑是可怕又无望的。

天已黑,叶垂云在院子里看火煎药,不禁感叹:这是庄子里最好的一间院子了,比之京里的锦衣玉食也不差,可是,对一个将死之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李临河也觉得非常没有意思。

床很软,是他这辈子睡过最软的床。

热饭热菜很可口,都是他这辈子没见过的东西。

伺候的人很贴心,可没一个是和他相依为命的。

他没几年好活了,他们偏偏不作践他,把他当主子了,就像他十二岁时看到的那番场景。

十二岁的夏天,异常酷热,他躲在树荫下看书,远处传来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李临河爬上围墙残缺处,看见一队华丽的马车停在庄子的小道上,几个衣着光鲜的少年跳下车来,他们腰间挂着精致的玉佩,环佩叮当,意气飞扬。

“那是本家的公子们。”徐妈妈用粗糙的手掌按在李临河的肩膀上,“别过去触霉头,也别让他们瞧见了,免得又有人说三道四。”

李临河低头看看自己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赤脚上沾满泥土,突然明白了徐妈妈话中的含义,他是见不得光的东西,是李家需要藏在这偏远庄子里的秘密。

“徐妈妈,他们说我娘亲是暗门子里的娼妓,我父亲才不认我,去母留子,是么?”

“不要听他们胡说八道。”

“那我究竟是谁的孩子?”

“我也不知道。”

这座庄子在京城以北三十里的山坳里,四周是连绵的麦田和梨园。

终其一生,李临河秘密地生,秘密地活,从没有走出来过,现在他快死了,也没有心思想去出去看看了。

年少的时候,他推开过废弃的粮仓门,腐朽的霉味扑面而来,但在那些发霉的麻袋后面,竟藏着半屋子旧书,他也曾读过很多书,书上有那么多有趣的地方,那么多有趣的人,那么多有趣的事,书里甚至还说,有些和他一样贫寒的少年,可以寒窗苦读,继而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临河读完了《论语》《孟子》《春秋》《左传》,甚至还有半部《史记》。

就在十四岁那年的春风中,粮仓的门突然被踹开。赵二带着两个壮汉站在门口,逆光中他们的影子像三座山压在李临河身上。

“果然是你这个小杂种!”赵二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书,“谁准你动李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