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自行火炮阵地
位于阵地后方,部署了数百门自行榴弹炮。这些火炮机动性强,能够在开火后迅速转移阵地,避免被敌方反制。
自行火炮的车身覆盖着厚重的装甲,炮塔上的瞄准仪不断旋转,炮口微微抬起,指向预定的目标区域。
每一门自行火炮旁都停着一辆弹药车,士兵们忙碌地装填弹药,检查火控系统,确保在开火时能够迅速反应。
这等规模的炮兵,在西方历史上是从未出现的,为了满足沙俄一贯的领土野心,沙皇尼古拉二世不惜花费重金,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先进炮兵装备,组建了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炮兵部队,为的就是在与华夏的战争中一举奠定胜局!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肃杀的战场。李海洋站在指挥车内,目光紧紧盯着电子地图上沙俄大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他知道,沙俄大军的数千门火炮是他们最大的威胁,如果不设法削弱其火力,装甲部队将面临沉重的打击,纵然99A装甲厚重,但是在大口径火炮连续的打击下也很难全身而退,所以当务之急,是打掉沙俄的炮兵部队,或者说尽量让其失去战斗能力。
“是时候执行‘诱饵计划’了。”李海洋低声说道。
所谓的“诱饵计划”早在数天前就已开始准备。他命令工兵部队在沙俄大军炮兵阵地的射程范围内,设置了大量假目标。这些假目标包括:
一、假坦克,用木材、帆布和金属框架制成的99A主战坦克模型,外表涂装与真实坦克几乎一模一样,远距离难以分辨。二、假装甲车仿制的步兵战车和自行火炮模型,排列成整齐的队形,仿佛一支正在集结的装甲部队。
三、假指挥中心,搭建的临时帐篷和通信天线,模拟装甲部队的指挥所,吸引敌方炮火。这些假目标被精心布置在一片开阔地带,距离沙俄大军的炮兵阵地约15公里,正好处于敌方火炮的有效射程内。为了增加真实性,李海洋还命令少量真实坦克和装甲车在假目标周围活动,制造出部队正在集结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