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云的仪仗卫队自燕京城东门驰入,路过城门时,一名亲卫停下,找到城门司值守官员,通报了王长子殿下遇刺经过,要城门司先派兵过去守住现场。城门司当值的校尉听闻王长子遇刺,头皮都炸了。
现今的燕京城承自当年的金中都,昔年金于燕京修建中都,后被蒙古攻占遭到破坏。大虞灭宋后,蒙古大汗阿里不哥为监视大虞,命人重修扩建燕京城。天盛十五年燕骥带兵攻克燕京,燕京城并未遭到太大损害,后燕骥获封燕王后驻跸燕京,又命人修缮城墙宫殿,自此定了现今燕京城的格局直至如今。
如今的燕京城外城有八座城门,东城三门自北至南分别为光熙门、崇仁门、阳春门;南城三门自西向东为顺承门、丽正门、景风门;西城三门自北至南为肃清门、和义门、丽泽门;北城只有两门西边为健德门东边为崇智门。而后城中又建王城,王城有四门,南门名为承天门,其余三门皆名红门。
王城由燕王亲军戍卫,在外城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司衙门,城门司设指挥一人由文官担任,只是正六品的官身,但手下却掌管万名兵丁,负责一侧城门守卫,城内及城外十里治安。
此刻这东城城门司的校尉听到燕王长子在城外五里遇刺,岂能不肝胆俱裂,若不是刚才看见燕行云骑马而过,想是无有大碍,这校尉现在恐怕已经吓昏过去了。来不及多问,这位值守校尉一边派人速去向东城城门司指挥通报,一边派出一队五十人兵丁,先赶去行刺的现场。
另一边,燕行云一行人自阳春门入城,顺着大街直奔王城承天门而去,此时天色已暗,此条大街联通王城正门,十分宽敞,左右两侧俱是高门大院,都是燕国公猴大臣的住所。
在城外疾驰时尚不觉得如何,等到入了城,精神稍怠,燕行云只觉得左肩的箭伤越来越痛,疼的他冷汗直流,又加上刚才一路颠簸,伤口一直不停地在向外渗血,大半个臂膀都被鲜血浸透了,于是马速越来越慢。
终于在离王城还有一里多远的地方,燕行云再也支撑不住,勉强停马,身子一歪就要栽倒在地。一直在旁边注意着燕行云状况的叶庭圭在燕行云停马时便已翻身下马,眼见燕行云身子歪倒,急忙用双手接住抱起。
叶庭圭向四周一看,旁边正是一座府邸大门,此时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大门已是紧闭。叶庭圭无暇理会是谁的府邸,只急忙对一旁的甲士吩咐道:“把门撞开,去人把太医带到这来为殿下医治,再去向王上通报殿下遇刺。”
听得叶庭圭吩咐,三骑甲士纵马向王城飞驰,一名甲士驱使马匹径直走上台阶,来到府邸大门前,御马昂起前蹄重重砸在大门上,那府邸大门的门栓在这千钧之力下骤然崩碎,两扇大门轰的一声就被砸开。叶庭圭抱着昏迷的燕行云,领着甲士就冲进了府内。
那府内的门房正在门内悠闲的喝茶,这两日府邸主人心情不好,吩咐了闭门谢客,这倒让他难得的清闲了两日,刚哼着小曲喝了一口新沏的茶,还没咂摸出味来,就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两扇大门轰然打开,一群身上带血的甲士就这么冲进了府邸。
还没等那门房回过神来,一名甲士就冲到他近前将他一把从椅子上揪起,冲他喊着什么,那门房人都是懵的,根本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只喃喃的说着:“这…这里是丞相府邸,你们…你们要干什么?”原来,这里竟是沈熙之沈老丞相的府邸。
甲士见他的样子也是气急当下给了他两巴掌,喊道:“王长子殿下遇刺,借用你们的府邸,去叫人准备一间屋子!”挨了两巴掌后,那门房终于是清醒了一点,听清了甲士的话语,急忙“啊!”的大叫一声,向府内跑去通禀,片刻之后,整个相府就开始慌乱起来。
半刻之后,年已六旬沈熙之来到燕行云身边,此刻燕行云被安置在相府的一间宽敞的厢房内,太医还未到,因为左肩上还有半只残箭没有取出,叶庭圭让相府的人找来几床被子放在燕行云身后让他倚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