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痞子般坚硬的外壳彻底碎裂,如同孤儿般脆弱。
这是压在在身上的最后一棵稻草么?
哭泣声最终从莫三妹蜷缩着的身子里传出,这时镜头中的车尾红光,逐渐消失在青灰色的雨雾之中。
画面从湿透的花衬衫,过渡到了回忆里小文用彩笔涂鸦的“星空寿衣”。
360度的一个环绕镜头,空间旋转中两人逐渐被路人吞没,个体的命运在这时,显得异常的苍白。
“这小子,拍了多久啊?”
张辉军忍不住问着身旁的田状状。
田状状笑了笑,伸出了三根手指:“三个月不到!”
张辉军:“……”
“真的,我感觉不公关,其实他也能拿奖,国内反正肯定是通杀了!”
这演技要是连金鸡也拿不到,田状状肯定要把金鸡舞台给砸了。
不开玩笑的。
安德烈都看了陈瑾好几眼,更别说坐在陈瑾另一边的劳福·伦斯,这家伙是完全没法想象,自己身旁坐着的这个年轻小伙,是电影里面这个角色。
不仅仅只是反差,而是表演上的一种超然。
这角色不是本色出演,而是真的是需要演员用实力演出来的。
身旁这个年轻演员,能演到这种程度,反正劳福·伦斯这辈子没见过。
啪啪啪!
小观影室里,顿时传开了如雷般的掌声,为陈瑾这一段追车的高光表演。
这已经不是众人的第一次鼓掌。
刚刚的那一幕堪称全片最为催泪的场景,比入殓时的静默,更来得让人共鸣。
这同样是一个长镜头的调度。
从陈瑾背后跟拍他的踉跄背影,到侧面捕捉面部狰狞,最后旋转180度仰拍他跪地的剪影,头顶路灯晕染成模糊光斑,宛如小文口中的“星星”!
“……”
郭忛眼神死死的盯着身旁,看着电影有些双目泛红的陈瑾。
他是感同身受。
而郭忛,饶是心志坚定,也被刚刚陈瑾的这段戏看的有些触动。
其实在入殓那一段,整个放映室就已经传来了惊呼声。
殡葬场景,采用的高对比黑白,象征生死界限;而回忆片段,则是饱和暖色调,凸显生命张力。
这是陈瑾和田状状讨论后的画面。
黑白的冲击力比较强,尤其是入殓时,那种死亡的感觉更加强烈。
并且全程一镜到底,营造沉浸式的一种仪式感。
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肃穆而窒息,看得人头皮发麻;再加上现在这一段男女主角分别的戏份,每个人内心都看的很是伤感。
前面有多么温馨,这结局就有多么悲凉。
小文离去的情感还没从众人内心剥离,下一秒就是莫三妹父亲老莫的去世。
接连两个人离去的打击,却并没有让莫三妹垮下。
相反,莫三妹蜕变了。
他从痞子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男人。
人生也仿佛得到了救赎。
砰砰砰!
烟花在大屏幕上绽放出最美最耀眼的绚烂,莫三妹以平静而坚定的眼神,传递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完成了人生价值观的重构。
“我们埋葬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的人不敢记住的故事!”
最后的镜头,是老莫生前,坐在长椅上,跟莫三妹聊天时的一句话。
这是父子俩唯一一次安静的聊天。
是在老莫教会莫三妹入殓师手法的隔天。
父子俩神似的表情和动作,好似融合在了一起。
这当然是一个隐喻,意味着莫三妹最终也成为了老莫这样的一个人,父与子的传承。
导演:田状状
主演:陈瑾
大屏幕结束打出了白色的字幕,让所有观众都有了片刻的失神。
而后,就是响彻整个放映厅的掌声。
持续了足足10秒之久。
郭忛也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陈瑾,已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一部陈瑾的演技,比《山楂树》好的太多太多;哪怕郭忛已经觉得《山楂树》里的老三演的很好,但这部《人生大事》,好像才把陈瑾的表演实力,给全部的释放出来。
方言自然的台词能力,各种微表情尤其是眼神戏的表演。
声音更是从前期的痞气,到后来的各种转变。
太强了。
郭忛就像是第一次认识陈瑾一般,全程扫视了陈瑾好几眼。
实在是莫三妹这个角色,给他的冲击力太过颠覆。
那一段一镜到底的入殓,都完全没法掩盖他从头至尾的角色光芒。
莫三妹已经被陈瑾给演活了。
“能再看一遍吗?”
安德烈老头突然朝田状状笑了笑,田状状摸了摸白胡子,点了点头:“当然!”
对于这些评审来说,第一遍可能就是看故事的整体性,还有就是镜头语言、技巧等等;第二遍,才是看细节,第一遍被忽略的地方,窥探各种隐喻、留白等等。
对于自诩为艺术家的老导演来说,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事实上老田这部电影之中,点到即止和影射有很多。
这就是资深导演和商业片导演的区别。
可能他拍的偏向于晦涩一些,偏向于文艺性,但电影的质感确实上升了不少。
他将殡葬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缩影,指出物质化社会中人性的异化。
还有中式父子间的情感,更加的浓烈和无声。
各种反复出现的“未烧尽的纸钱”、“断裂的香烛”等等,象征未完成的执念。
雨、河这些水元素贯穿全片,暗喻生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