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一切的江宣,心里也是有了些想法。
其实,天阶以下,武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其身体强度上,而是对武学一途的领悟上。
四十四号武者已经到了这个岁数,还停留在地阶高级的阶段,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他比大多数武者接触到武学一途的时间较晚,虽说年岁不小,但毕竟接触的日子还比较短,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情况。
二是他对武学的领悟真的要比别人慢些,尽管身体强度看起来不错,但天阶之前的晋阶,还用不上很大的身体强度,或者说,身体强度对天阶之下的晋阶加成并不大。
但等阶是等阶,实力是实力。
四十四号作为地阶高级武者,定是要比作为地阶中级武者的祝余,从经历上,要相对丰富一些。
祝余才十五六岁便凭借一柄软剑走到地阶四层,也算是资质较好的武者了。
若是就此说祝余相对于四十四号武者没有取胜的优势,也是不对。
假如四十四号武者真的是江宣猜想的第二种情况,他比大多数武者的领悟较慢,那祝余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
祝余能够年纪轻轻就到达地阶四层,在武学领悟的能力上,是要超过大多数人的。
再加之,他选择修习的是软剑,其反应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说。
相反,那名四十四号的武者,可能就要止步于地阶高级了。
即便他往后凭着自己的身体强度还会晋入天阶,其过程也要较平常武者更加晚上一些。
天阶之下的晋升看的是对武学的领悟力,但并不意味着地阶层次高些的武者便一定能够战胜地阶层次低些的武者。
实战比武学晋阶之路更为复杂,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就像有人领悟了很多年才到达地阶高级,而有人短短几年便能到地阶低级。
那能够说那个地阶高级的武者就一定比那个地阶低级的武者实战能力高吗?
同是地阶同一层次的武者,两人均使用质地较硬的兵器对抗之时,在实战上,体型魁梧些的定是要比体型瘦弱些的要更加占据优势。
但偏偏祝余是标新立异的使用软剑的武者,结果就不怎么好说了。
……
江宣又将目光放到地阶的演武场之上,等待着祝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