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姜青劫后顿悟!小金吞贼!

姜青虽然此次遭逢九死一生的恐怖变故,但也因祸得福,脑海中对断空二式·燕波的领悟竟变得前所未有地明晰。

正如溺水之人仓皇间悟得游泳之法,又如雏鸟被抛下悬崖而学会飞翔一般,此刻的姜青对燕波身法的掌握也豁然开朗。

忽然只见他脚下一踏,身影犹如一道清风般飘掠而出。

霁月见状,虽然脸色仍有些苍白,却掩不住内心喜悦,拍着手娇声笑道:“太好了,相公竟然领悟了燕波!这趟惊魂也是值了。”

与此同时,一旁的小金庞大的金色蟒躯也兴奋地游动起来,仿佛在为主人高兴。

这庞然大物霎时引起了姜青的注意。

他心念一动:此处山林危险,若将小金留在这里,只怕再难有相见之日;可若想带它回城,未免太过招摇,甚至城门都未必能放行。

姜青正犹豫不决之时,作为兵造兵主的他似有所感。

只见其掌心蓦地泛起一缕幽幽光辉,一根黝黑玄奥的石柱虚影缓缓浮现掌中!

那石柱表面游走着暗金色的流光,散发出一股镇压万物的森然气息。

霁月看见这一幕,立刻明白姜青的用意,忙轻声朝小金唤道:“小金,过来。”

巨蟒通灵般吐了吐猩红的信子,庞大的身躯蜿蜒游动到姜青身侧。

姜青心念电转,那黝黑石柱上骤然浮现出一道旋涡般的幽光!

小金仰首低吟一声,庞然身躯随即化作一道金色流光,被石柱吸摄而入。

转瞬之间,巨蟒庞大的身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余姜青掌心幽光一闪,旋即湮灭。

姜青若有所悟,轻声自语:“原来如此……这囚妖柱不但能如囚笼般收摄妖物,还可作为驯服妖魔的居所。”

霁月与他生死与共,姜青对她自然毫无隐瞒,但此等秘宝万万不能让旁人窥见。

他不敢耽搁,连忙将囚妖柱收起,然后对霁月说道:“走吧,我们回营地。”

营地中,天色已微微放亮。

昨夜林中的惊魂一幕令众人心力交瘁,此刻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正匆忙收拾行装准备撤离。

姜青扶着霁月回到营地,只见众人聚在一起,一个个面色苍白,浑身发抖。

“方……方家的人都死光了?”

“听说遇上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完了完了,这林子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啊……”

……

就在众人慌乱不安之际,正阳山营地的营长罗霸道猛地暴喝一声:“都别愣着了!赶紧收拾东西撤营!立刻回青石坊,不要在这鬼地方多待!”

众人闻言如梦初醒,赶忙手脚并用地收拾起来。

不多时,营地已被草草撤掉,所有人匆匆踏上归途。

山路上人人提心吊胆,生怕再蹦出什么邪门歪道的东西。

那些平日里还算沉稳的江湖武者,此刻也无不加快脚步,恨不得生出翅膀飞回太平城。

一路上众人噤若寒蝉,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直至黄昏时分,太平城的官道入口终于遥遥在望。

进了太平城,来到青石坊坊口,众人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原本结伴逃命的人群逐渐散开,各家族的人纷纷聚拢各自离去。

霁月临别前深深看了姜青一眼,随即转身快步融入人群,朝坊内走去。

姜青留在原地站了片刻,仿佛目送所有人离开,这才不紧不慢地跟着进了坊门。

傍晚时分,姜青避开闲杂人等的耳目,悄然返回了家中。

奔波一日后,霁月已经净面更衣,换上一袭素白长裙,此刻正倚在床沿怔怔出神。

听到门响,她娇躯一震,猛然回头,见是姜青归来,这才露出一抹欣喜的笑意:“相公,你回来了。”

姜青几步上前,仔细端详霁月。

只见她眉宇间仍带着倦意和尚未消退的惊惧,不禁心生怜惜,柔声问道:“霁月,还好吗?”

霁月勉强露出一丝笑容,顺势依偎进他怀里,低声道:“我……现在只要一闭眼,就忍不住想起林子里的那些事……”

姜青握住她冰凉的手,柔声安慰道:“别怕,我们已经平安脱险了。以后我再不会让你置身这样的险境。”

霁月却摇了摇头,轻声自责道:“这怎么能怪相公?是我自己技不如人……碰上那种邪门的东西,谁又有什么办法呢?本该由我来保护相公才对。”

她说着叹了口气,将额头轻轻靠在姜青肩头,呢喃道:“其实,我以前听姐姐讲过一些鬼怪传闻,那时只当茶余饭后的闲话,从没想过有一天会亲身遇上……”

“哦?”姜青微微挑眉,对霁月从未提及的旧事不禁有些好奇。

霁月点了点头,眸光在昏黄灯火中忽明忽暗,仿佛陷入某段可怖的回忆。

半晌,她轻声道:“不只是传闻……相公,你想听吗?”

霁月微微侧脸看向姜青,语气中余悸未消,“姐姐当年把那件事讲给我听的时候,我可是吓坏了呢。”

姜青搂紧了她的肩膀温声道:“你说吧,我在听。”

霁月轻轻抿了抿嘴唇,将娇躯又往姜青怀里挨了挨,这才低声讲述起来:

那年深秋,一个名叫秋月的女子独自前往邻郡为师父送药材。

归途中经过一片荒村时,天色突然昏暗下来,乌云密布,眼看暴雨将至。

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只得冒雨寻找藏身之所。

秋月在风雨中踉跄前行,终于依稀瞧见前方有座破败的小小土地庙,便赶紧冲了进去。

庙里香案倒塌,蛛网尘灰遍布,破败不堪,但好歹能暂避风雨。

倾盆大雨很快砸落,打在庙檐上噼啪作响。

秋月在庙角生起一堆火,想烘干湿透的衣衫。

昏黄的火光摇曳间,她忽然听到庙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动,仿佛有人正拖着沉重的步伐在泥泞中艰难行走,一步、一步,缓慢而笨拙。

起初秋月还以为是过路旅人路过此地,也想来破庙中避雨。

然而那沉闷的脚步声却迟迟未朝庙门方向靠近,反倒在外头反复徘徊。

每一次响起都间隔良久,步伐之缓慢、姿态之僵硬,仿佛那人的双腿早已僵直,亦或……这一切只是故意装出来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