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地处滨海要害之地,是冀州的重要门户。后赵士兵在城墙上远远望见刘正轩那庞大的舰队如黑色的巨兽般压境而来,顿时一片惊慌。“如此众多的战舰,这该如何是好!”一个年轻的士兵声音颤抖着说道,脸上满是惊惧。
旁边的老兵面色沉重,叹了口气:“看来一场恶战难以避免,咱们恐怕难以抵御这阵仗。”
刘正轩站在旗舰的指挥台上,海风呼呼作响,吹动着他的披风。他望着黄骅的城墙和沿岸据点,眼神坚毅,果断下令:“开炮!”瞬间,舰炮齐声轰鸣,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挟带着炽热的火焰和毁灭的力量,朝着城墙和据点呼啸而去。
炮弹在城墙上炸裂,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坚固的城墙在炮火的洗礼下瞬间出现一道道裂痕,砖石四处飞溅。据点里的后赵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晕头转向,有的士兵被炮弹直接炸得粉身碎骨,残肢断臂散落满地;有的被倒塌的防御工事掩埋,仅露出挣扎的手臂;还有的在火海中狂奔,身上的衣物熊熊燃烧,却无处遁逃。
炮击过后,刘正轩下令蒸汽商船运输陆军登陆。陆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岸边,他们迅速在沙滩上集结,凭借火炮、马克沁机枪、轻机枪、后装枪和手榴弹,朝着后赵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马克沁机枪喷射出火舌,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扫向后赵士兵,他们成片地倒下,鲜血染红了沙滩。炮兵们将火炮推上岸,对敌军的纵深阵地进行猛烈炮击,炸得敌人的防御工事分崩离析。火光和硝烟中,后赵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后赵士兵们勉强组织起防线,试图抵抗,但在刘正轩军队强大的火力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和血腥味在空中弥漫。刘正轩的军队如潮水般涌进城区,与后赵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沦为了厮杀的战场。士兵们用重机枪和轻机枪向敌人射击,后赵士兵在这强大的火力下节节败退。
此时,刘正轩的部队高喊着:“跪降不杀!”这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不少后赵士兵深知无力抗衡,纷纷跪地投降。后勤团副团长李翰接到命令,迅速带领手下奔赴投降士兵处。他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作,将投降士兵分成若干小队,依次安排登上运输船。
运输船上,投降的士兵们垂着头,神情沮丧。李翰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对他们说道:“只要你们安心听从安排,往后的日子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