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发榜之前约定,类似于现在赌球赌赛马,全凭借自家的眼光和听闻了解做预判,若是有了解时事政策,又了解各个士子品行的人,还真可能捡到"头彩"。
盛紘当时为盛墨兰选择文炎敬就是这种做法,但是这种全凭眼光,盛如兰嫁过去之后也是处处收到婆婆的刁难。
第二种是发榜之前做契约若是中榜,就可以去成婚,若是落榜了,婚事就作废,给主人家反悔的余地。这很适合有实力反悔的人家,做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只是对于无名无权的清寒士子要求比较高,必须要高中才可以,更加考验实力。
不过不管是对考生还是对主人家都是比较好的,毕竟签契约的时候也会给一些银钱让其安心读书,考生也会有额外的收入。
而第三种就是“榜下捉婿"了,临发榜那天,拉着“择婿车"去抢人,抢到后带到自家,去劝导做自家女婿,曹阳他们见到的就是这种景象。
这倒是无本的好买卖,只是有些在中榜前已经成亲的士子,却是不好办。
人家已娶了妻,没办法逼人家休妻另娶,哪怕是休妻了,这样为钱利狠心的人,也难保他日不会危害到自家。
《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就是这类的代表,隐瞒婚史和公主成亲,后面还想杀害妻女,最后被包拯给杀了。
当然了,第三种榜下捉婿大部分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商人想要跨越阶级才会举子结亲。
哪怕捉回去之后也会好商好量的把条件都摆出来,比如说赠送的金钱,或者铺子让其安心读书,或者不想读书了也可以用金钱开路给他捐个官做。
有些家中确实有困难的,或者感觉考不中进士的人也很乐意有这方面的帮助。
当然也有一些不想答应的人主人家也会赠送一些银钱让人离开,毕竟举子也是可以做官的,而商人只是士农工商最底下的一层。
如果没有商量好就强硬的要求人家跟你女儿拜堂成亲,那以后人家当官了有的是手段收拾你,哪怕没有高中,但是人家还有一些同窗知己难免会做官。
当今社会中,女性出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个人角色从女儿到妻子的转变,她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担当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
这一作用在当时人眼中是被重视的,所以才会有联姻这个词的出现。
当然了,榜下捉婿也闹出过不少笑话,有的没有问人是否婚配就直接带走了,但是知道人家有妻子后又给放了回来。
还有的是七十岁高龄的老人高中了之后竟然也有人去问他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