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武举

但是因为武学的规模不大且存在时间较短,所以目前没有很大的建树,不过如果长久存在的话那肯定会对大周的军事有深远的影响。

下午的时候陈阳则和曹家的兄弟姐妹一起在曹家学堂读书,主要是四书五经,因为现在陈阳还没有开始考试,学习的都是比较基础的。

因为科举考试第一场考试:县试

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二月。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统称为童生。第一名称为县案首。

而县试考试的内容就是帖经,指填充一句经文中遮去的文字,就是语文考试的文章默写。

凭借陈阳的记忆力现在去考县试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陈阳准备县试和府试一起考,所以就没有那么着急。

府试是科举考试第二场,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四月。通过府试的考生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府试第一名被称为府案首。

府试考的是墨义,考察对经文的问答,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

而接下来的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是科举的重点。

第三场考试:院试

院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场重要考试,通常在府、州、县学之外的书院或学宫举行。

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录取人数为当取秀才名额的一倍,通过考试的童生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院试第一名被称为院案首。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

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