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能别急吗?

此时论文发出去,林燃知道全世界做数论的数学家估计都在念叨自己呢。

小平邦彦这帮霓虹数学家,在香江呆了一周时间。

虽然他的讲座只有三天,但他们几乎每天都来香江大学找他交流,哪怕只有林燃上研讨班结束后的短短一两个小时,把他搞得不厌其烦。

除了学术交流外,他中间还和许爱周、董浩云两位船王见了次面,给他们详细解答了集装箱数据结构化如何具体运营到港口。

这两位船王在集装箱标准面前选择了联手。

不仅仅是他们联手,他们找来了香江大大小小的船商一起联手成立了名为香江海运的合资公司,希望能够成为标准的制定方,其中就包括了将在60年代崛起的包玉刚。

蜂窝甲板系统、锥形导柱定位装置这两东西好理解,有结构图,自己做个模型就能理解个大概。

集装箱数据结构化有些复杂,尤其是涉及到大样本数据的最优结构,他们还需要林燃做讲解。

为了把样板工程做好,他们甚至从香江大学专门招了一批数学系毕业生来做这件事。

林燃给他们做的培训就主要针对这帮数学系毕业生。

大家很激动,换林教授的研讨班,自己压根考不进前五十,结果没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听到了林教授的课。

“我们主要要采用纸质卡片来记录数据,大家可以把它看做是类似图书馆目录的卡片索引系统......”

“在使用纸质账簿记录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

考虑到现实因素,你不太可能让人家一上来就去找IBM买1401计算机或者1620计算机来做数据库系统。

就算买了,这个时间点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所以刚开始就只能用手工记录的方式,把多种手工记录的方式综合到一起。

不过好在现在也只是构建单一航线的集装箱数据结构,手工记录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