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去凤藻宫请安时,姜知意果不其然又收获了一堆羡慕妒忌的视线。
边关战事已起,每日都有不少军情送往朝阳宫,祁景渊是忙得脚不沾地。
后宫自然是没心思去了,也就只有姜知意前些日子侍寝了。
宫里人多的是嫔妃愤愤不平,可她们再使力气,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挣得祁景渊的注意。
这下子可谓是做无用功了。
尤其对才进宫没多久的新人来说,就是个打击了。
毕竟老人们大多都看淡了,失宠是常态。
“嫔妾听闻七皇子极其骁勇善战,竟真的上阵杀敌了。”黄宝林夸张地感叹。
黄宝林是新人,眼看着新人出头无望,她也是想着依附一个主位娘娘。
眼看七皇子出彩了,她也想着吹捧几句,让颖修媛高兴。
颖修媛脸上的笑意果然大了,她谦虚地摆摆手,“哪有妹妹你说得这么夸张,他不过就是带着人,刚好碰上了北狄一个小队罢了。”
虽说语气听着很谦虚,可红光满面的样子仍谁看都知道她心情极好。
“瞧您说的,七皇子头回上战场就有这样的功劳,这就是天生的大将军啊!”黄宝林眼睛一亮,继续吹捧。
谢修容笑了笑,嗔怪道:“过去在宫里可瞧不出来,可这一到了外头,就显出了这样大的本事,颖妹妹你可真是低调啊!”
娴充媛也笑了,“这会儿七皇子可谓是大放异彩,我瞧着皇上都高兴得很。”
九嫔上的人都开口了,底下的嫔妃自然少不了好听的话。
你一言我一语的,把颖修媛哄得有些飘飘然。
“哎呀,倒是忘了八皇子。”黄宝林拍拍脑袋,有些懊悔。
“八皇子一向武德充沛,嫔妾还以为这回他也能立下战功呢。”
提起八皇子,姜知意放下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黄宝林。
黄宝林瞧着她盯着自己看,心里也不由得有些发虚。
她咽了咽唾沫,头铁地又补了一句,“许是八皇子年纪最小,别的皇子们都护着他呢。”
谢修容毫不掩饰地笑了起来,“又不是无知稚子,都去了北地,还如此悄无声息的,怕是吓得不敢出营帐了!”
谢修容心里畅快极了,这小贱人就会窝里横!
不是喜欢在宫里动手吗?如今到了北地可不要忘了啊!
也不知皇上偏心这么久,这小贱人要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话,皇上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偏心!
黄宝林敬畏地看了眼谢修容,她那句话还可以说是为八皇子找补。
可谢修容这句话,直接就是和昭妃撕破脸皮了。
这两位果真是和传闻中的一样,水火不容啊!
黄宝林左看右看,万幸自己没有选这两位。
要是选这两位靠过去,就这脾气都够自己喝一壶了。
姜知意白了一眼谢修容,她都不着急,谢修容倒是急得很。
“八皇子能不能立功又不是仅凭这几日的功夫。”
“你要是等不及了,日后我一定将八皇子的功劳写好,派人烧给你。”
姜知意说得是轻描淡写,可谢修容听得是咬牙切齿。
论起气人,这贱人的本事可真是头名!
黄宝林眼见着谢修容还要吵,立刻就转移话题,她此刻心里是真后悔了,就怕昭妃记恨自己。
“嫔妾听闻四皇子埋头苦读,将以往对战北狄的战况都摘录了下来,还与将军们日夜探讨呢。”黄宝林热络地说道。
谢修容立刻挺直腰杆,骄傲地瞥了眼姜知意,“若是有用得到的地方,也不枉四皇子一番苦心了。”
姜知意理都不理她,边吃点心边和舒德妃说话。
她是真觉得北地的将士们格外辛苦,打仗本就是一个十分艰辛的事。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一场大仗能否胜利,关键还是要看直面战场的将士。
可祁景渊一下让五位皇子都去了,那么北地的将士们定是要分配人手看顾他们。
对待他们更是轻了不行,重了更不行。
若是皇子们老实安分还行,众人敷衍敷衍,让他们垂拱便是。
可架不住,这几个就没一个是老实的。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面对的又是时代积累仇恨的敌人。
虽然祁景渊只让他们督军,可难保里面不会有人心思大了,想多立些战功,好脱颖而出。
短短几日,七皇子已经显露头角了,四皇子也是不甘示弱。
接下来的日子就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黄宝林捧了谢修容几句,将人哄得和颖修媛一模一样时,她就战战兢兢地看着姜知意。
“昭妃娘娘这件衣裳可真好,嫔妾从未见过这样的样式,今日可算是开眼了。”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说出的话怎么让人高兴,黄宝林自小就潜心琢磨了。
有皇子公主的嫔妃,夸皇子公主们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