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手笔
最近一段时间,刘成德可谓是乘上了火箭发射舱,直冲云霄。他跟台湾胡总的合作,有了一个辉煌的开始,不得不说他眼光不错,把这笔垄断业务拿下来之后,利润翻倍地增长。
与之对应的是,洪王帮却过得一年不如一年,经济开始下坡之后,就一直在探底,没有任何回暖迹象,用钱的地方都到处都是。以前不差钱的时候,如同每日的潮汐,哗啦啦地退潮,又轰隆隆地涨潮,根本不用为之操心。而现在,则天天被财务堵着报忧,账上没钱了,又有必须支出的地方,财务也没办法,除了找老板。
老板唯一的办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挖肉补疮的结果就是,窟窿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变成了深渊。
每一次被逼无奈,义哥就会狠狠骂上刘成德一顿,他们所有的迥境,都拜刘成德所赐,怎么可能不让他痛心疾首?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眼下先要让自己一帮人活下去。
如果义哥知道,自己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是刘成德背后动的手脚,他可能就不顾一切地拼个同归于尽了。
但温水煮青蛙的关键点就在于,一方面让你难受,另一方面又不让你绝望,吊着你,让你觉得挺一挺,难关就会过去,前面就是一片坦途。
义哥就被这场幻觉忽悠了大半年,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老了,没了进取心,下意识地在逃避这些烦心事。
这天,洪王帮的另一个老大王琪找到了义哥,开诚布公地跟他聊帮内最近遇到的困境。
王琪说:“义哥,不是我沉不住气,而是帮中现在就这样,人心惶惶,这路啊,顺境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逆境的时候,四处都漏风。我们还是要想想办法,之前的韬光养晦的策略可能效果不好。”
义哥问:“你这样说,想来是拿定了主意,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
王琪说:“最近市场上流行甩头丸,把传统的粉货冲击得有点凶,当然,我们之前粉也只是小打小闹,没有成规模地运作,主要考虑是风险,那是刀尖上跳舞的买卖。但现在我们被逼入了绝境,往前冲是死,往后退也是死,那这样,不如往前冲,还有一线生机。”
义哥说:“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一直没有最后下决心,看着人家大把大把的赚钱,心里也慌得很。但我们家大业大,走这种偏门的话,一锤子买卖,是不是就到了要拼命的程度?”
王琪说:“义哥现在越来越胆小了,尤其是吃下了昆仑帮的产业之后,一直想洗手上岸。但我觉得,这上岸一是不容易,二是牺牲大,抛弃我们传统赚钱的项目,去跟国家队拼刺刀,以短搏长,我看是胜算不大。”
义哥犹豫了很久,最后问了一句:“帮中兄弟都这样想吗?”
王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才回答道:“我觉得帮中兄弟怎么想不重要,他们肯定都听我们的指令行事。但是,如果洪王帮不搞点动作,人心很快就会散的,再要聚起来,就不容易了。”
义哥点点头,同意这个观点,但他是舵手,考虑问题更全面。他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消化昆仑帮遗留财产的过程中,可能当初步子迈得有点大,所以吃撑了,消化不了。我们只是现金流短缺,如果解决这个问题,洪王帮仍然是锦沙的霸主,地位无人撼动。”
王琪嗤笑一声说:“就是现金这道坎迈不过去了,帮中兄弟闲着没有活干,挣得不多,脑子就会转得更快。我们混社会的,除了一个义字,还有一个利字,光讲义,不讲利,也没人跟着你。”
义哥下了决心,说:“好吧,听你的,你把计划跟我说说,看要不要完善一下。”
王琪舒了口气,快刀斩乱麻地说:“我们进军甩头丸和粉的产业,看哪样能够进到货,或者哪样能跟上游谈条件,把锦沙的市场包下来。”
义哥说:“粉的来源比较复杂,要垄断恐怕不容易,唯一办法就是大量进货,低价快出,把这个市场占领。但这个也需要现金。”
王琪点头说:“不错,短期内需要大量的现金囤货,我这里有一家钱庄关系不错,他们可以垫资,就是利息有点高。”
义哥说:“高不怕,他们也要有命来拿,真的短时间内还不了,以洪王帮的信誉,怎么着也能够赊个一年半载。”
王琪赞叹道:“这才是义哥本色,兄弟跟着这样的大哥干,才有希望。”
强哥那边,一直关注着洪王帮资金的流动,终于发现了他们的异动,大笔资金的需求增加,他急忙把这个消息传给了刘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