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挺进决赛

倒数第二轮的厨王争霸赛,是考的宴席,所有选手同场竞技,同一主题,以防有人抄袭别人的创意。仲青说完自己的创意主题之后,就要开始动手制作四道菜。

凉菜是金鸡报晓,热菜是鱼跃龙门,汤菜是冠盖云集,甜品是春风化雨。

出于时间的考虑,先做炖菜,这次有两道菜涉及到鸡,仲青也没有故弄玄虚去找那种快要失传的种类,只是在浦英他们村上随便捉了一只仔公鸡,一只老母鸡过来,仔公鸡做凉拌,老母鸡炖汤。不过两只鸡一起煮汤,稍稍起一些高汤来做其它菜。

菌子选用的是鸡棕,其实极品的鸡棕菌是那种没开放的,只有伞骨朵的,但就跟冠盖没关系了。所以选取的反而是伞形漂亮的,但会损失一些味道。鸡棕菌并没有跟老母鸡一起炖,而是为了符合主题,保持冠盖的形状,就将整只鸡棕菌用油炸的方式固形,然后放置于一边。而鸡汤采用汽锅蒸的方式,水不多,但汤色清亮透明,鸡棕菌置于其间,冠盖的含义才能明显。

金鸡报晓这道菜,虽然好吃,但形象一般,不成形状。仲青思来想去,决定充分展示自己的刀功。先将仔公鸡白水煮几分钟,再捞出用冰水紧皮,待皮收紧又放置一小时后,鸡身上的水份基本上沥干了。这时候才来切片,切片的讲究就来了,因为切片之后还要还原成一只完整的鸡,所以刀口必须非常光滑,两个鸡片之间几乎看不出断开的痕迹来。如此,选取的位置就十分重要了,鸡块的大小要一致,因为散开之后要很容易进口。就只见仲青熟练地运用挑、抠、砍、切、搓等刀法,把一只鸡大卸之后,放进已调好的料汁中。待鸡块充分吸收了汁料之后,再拿出来重新组合成一只整鸡。

这只鸡昂着头,很像正在啼鸣的公鸡,完全看不出它是由鸡片拼砌出来的,再用料汁浇注其上,此菜即成。

鱼跃龙门这道菜,本来形象就很漂亮,无须再锦上添花,展示刀功就可。去除内脏之后,待鱼沥去水份,再将鱼头完整切下。鱼身部分仲青采用了自己钻研出来的独有技法毛刺法,切出来的鼠毛形状并不粗大,有一种细腻的茸毛感。仲青也不怕自己的绝技被偷了去,即使在电视镜头之下,仍然没法模仿。因为这需要一把绝世好刀,还有手腕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鱼肉和刀接触之时的服贴感。也只有仲青灵识修炼到第二层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

待拍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酥之后,将鱼头和鱼身摆盘,浇上酸甜的料汁,红红艳艳的鱼跃龙门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最后一道春风化雨,仲青为了符合主题,把芒果和西柚换成了黄桃和雪梨,以契合桃李满天下的敬师含义。

四道菜在仲青有条不紊的制作中逐渐成形,看得现场的观众口水直流。给到仲青的镜头也是最多的,一方面做菜确实如行云流水,人刀合一。另一方面个人形象也十分养眼。洁白而修身的厨师服将仲青的身体线条勾勒得让人垂涎三尺,高高的厨师帽似乎让他的身材也高挑了很多。菜的味道不说,光是这个皮相就很能打了。

而仲青似乎并未注意到这些,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把菜做到自己满意的目标上。他目无旁骛,精光内蕴,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做菜,而是在表演,还是一个偶像和实力兼具的演员。

导演也是懂市场的,节目能不能立起来,有一个受观众欢迎的人物是最捷径的。

这一战,几乎可以把刘文兵的脸按在地上摩擦了。

当然,刘文兵也有自己的优势,他的基本功还是要强过仲青,毕竟跟随师父的时间更久,得到师父的指点更多。那时候师父又是盛年,身体和技术都处于巅峰期,倾囊相授,实是师徒关系的黄金期。

所以对师父来说,期望有多高,打击就有多大。

刘文兵这次做的是年夜饭,不算出彩,感觉是隐藏了一些实力,以他鬼迷日眼的性格,完全有这个可能。但刘文兵深知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所以他并不在菜式上做文章,还是更从传统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把年夜饭做出一段温情脉脉的回忆。还是让现场有些观众热泪盈眶。

这场比赛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仲青毫无悬念地进入到最终的决赛。

再有一场,就会赢得厨王的称号了。

刘文兵也顺利进入到了决赛,组委会终于把这个吸睛的桥段放到了结尾,这是预想中的高潮,要么在璀璨中成为永恒,要么在绚烂里化为灰烬。

还有一位锦沙城最高档酒楼的厨师长贾亮进入到了决赛,长得圆滚滚的,人畜无害的样子,感觉他就是起一道防火墙的作用,让这场本来是足球比赛,变成了排球比赛。

因为这一次比赛要分三次播出,所以三位选手可以多休息几天,养精蓄锐,同时也更好的琢磨最后拿出什么菜品来决一雌雄。

最后一场比赛不设主题,就是做一道菜,评委依次品尝,高分者夺冠。

小主,

很公平。

但组委会鉴于这次比赛的群众基础,也增加了一些花絮奖项,其中最具含金量的,是由观众评选出的“最受观众喜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