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勋无力弹压,心知大势已去。
想起刘晔当初所言,其一咬牙,竟抛下手中这仅剩的数千兵马,在数十名依旧忠心的亲军护卫下,往曹操治下汝南方向逃窜,前往投靠!
而陷入混乱的数千庐江残军,在潜伏的烛龙秘谍有意“引导”下,大部分前往刘备军中请降,小部分自行逃离,甚至落草为寇去了。
至此,曾经占据庐江,身为一方豪强的刘勋势力,终究是烟消云散!
刘备分拨四千兵马,交由刘辟,龚都二人前去收复舒县,原本刘备军仅剩七千军力,但如今一路收拢投降的刘勋败兵,前后又得五千人马。
在刘备对他们一视同仁的承诺,以及“刘皇叔”仁德名声感召下,这五千庐江军终于诚心归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休整数日之后,刘备便与诸葛亮,魏延,陈到统领一万二千兵马,南下皖城,前去与霍骁会师。
与此同时,已败退至襄安一地的孙策所部,在察战营斥候查探下,也得到了刘勋,梅成两万联军惨败于刘备之手,刘备正亲自领军南下的消息!
孙策自皖城一战,被霍骁击败,便率五六千残军退守安襄,加上此前留守安襄水寨的吕范两千多江东水军,当下孙策军仅余八千多兵力。
只不过.....庐江之争空耗江东钱粮兵马,庐江全郡大部分却落入刘备之手。
心高气傲的小霸王孙策,更是惨败于霍骁,庞统二人“奸计”,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策此前虽被老臣韩当,谋士鲁肃规劝,急躁性情有所收敛,如今连遭挫败,早已是故态复萌!
孙策严令丹阳太守吴景,吴郡太守朱治调集兵马于濡须口,准备北上襄安,增兵之后再与刘备一决雌雄。
而前往讨伐豫章,庐陵两郡叛乱的大都督周瑜终于传来大捷消息,其将此番叛乱的“幕后黑手”,豪强首领僮芝击败!
经查,僮芝叛乱与荆南刘表势力有密切关联,且僮芝残余势力,也已逃入刘表治下桂阳郡!
当下周瑜留大将贺齐驻守豫章,大将吕岱驻守庐陵,亲率太史慈,陈武,董袭等其余江东众将回师。
孙策大喜过望之下,立马传信周瑜,命其率军北上,与自己会师襄安。
此时,孙策尚未察觉,一场“风暴”正在江东腹地不断酝酿!
下章预告“山雨欲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