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钟一听李俊业要找两个小厮,顿时眼中冒出了金光,随着李家的排面越来越大,他一个人还真开始干不过来了,马上有帮手了,老钟如何不高兴。
“俊业啊!唯不知,你有什么要求不。”老钟竖着耳朵问道。
“要求嘛!自然是有,还是按照以前的办法,回家乡附近找那家事清白,知根知底的干净人家,无需要聪明伶俐的,只要不笨,头脑简单点,心思少点的最好,尤其是小厮。”
老钟点了点头,“俊业放心,我就托人带信回去,我和你钟婶亲自把关之后,再把人送来给你过目一番。”
“如此最好。”李俊业点了点头,“既然事情都说好,钟叔你先忙,我先走了。”
见到李俊业要走,钟叔的表情急剧的变幻了一下,咧着嘴,欲言又止,不断的摩擦腰间的双手。
李俊业一怔,“钟叔,还有什么事吗?”
老钟不好意思道:“俊业是这样的,我家里还有一个侄儿,一直在家种地,只不过连年大灾大旱的,这种地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收成。”
“所以小两口商议了一下,媳妇有点手艺,想在望云码头附近做个小吃的小营生。”
“是没有地吧!”李俊业笑着问道。
“是的,是的!”老钟将手拿到胸前,继续不停地摩擦,码头附近寸土寸金,李俊业一猜就中。
“无妨,稍后你就之前去跟古千总这件事,说我交待给他办的。”
“那就太谢谢您了。”老钟激动着躬身大拜。
望云早从原先荒废的军堡,变成了一个城市,那里不仅军校,军营,盐场、织布厂、武器制作坊等,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工厂,原本码头进出货物就很繁荣,开埠之后,已经逐渐有南北货物聚集在此,商业也逐渐起来。
那里可谓是寸土寸金,老钟侄儿子和媳妇两小口去那里做小本买卖,毫无疑问是很明智的选择,只要不违背原则,像这种举手之劳小事,李俊业素来都会依允。
转眼到了中午时分,天气稍微暖和了不少,老钟往厨房拉了不少的干柴,钟家婶子开始烧水,阿玉和阿红两人也起了床,赶紧来搭把手。
竹心和桐叶两个大丫鬟,趁着有热水的机会,赶紧将府内的一些织物拿出来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