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良媳妇,忙着呢?”
王艳玲抬头一瞧,原来是村里的村长陈和平。
陈和平是赵建良的表舅舅,至于是从哪个人身上论下来的亲戚,王艳玲可不清楚,只知道赵家这一房都管陈村长叫舅舅。
王艳玲笑着问:“是啊,舅舅也来看水田啊?”
陈和平点点头,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陈和平就把叫王艳玲的目的说了出来。
“建良家媳妇啊,我今天在这儿碰到你,就不去你家了,今天就在这儿跟你说了吧。”
陈和平说:“我记得你家有三个孩子,都挺大了吧,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你们有没有打算送他们去上学啊?”
王艳玲听他这么说,满不在乎地回答:
“舅舅,孩子上学的事,你可找错人,我就是个后娘,管多了人家要说我不是亲的,没安好心呢。”
“这事儿你得找赵建良,我们家都是他说了算,而且说实在的,村里有几个小孩去上学啊?我们这儿上学又远。”
村里也就陈和平家的两个孙子,还有另外几户条件好的人家,也送孩子去上学,按说赵建良也不是没钱送俩孩子去读书。
可他对家里的孩子和事都不怎么管,更别说为了孩子们未来考虑了。
要是有个好媳妇,说不定赵静和赵兴华早去读书了,可王艳玲不是个会处处为继子继女打算的好后娘。
要是赵建良有心,把几个孩子送去上学,王艳玲也不会反对,但要她亲自安排?对不起,她没那个好心。
陈和平也没啥复杂的心思,他就是来传个话,“建良不是没在家嘛?我先跟你唠唠,这次可是必须得去啊。
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上学免费,学费啥的都由国家出。
只要孩子去读书就免费,乡里的乡长都发话了,不管谁家有小孩都得去。”
当然,虽说每家有小孩的都得去上学,可当爹娘的不送孩子去,他也没啥招儿,他就是把话传到。
要是当爹娘的都不重视自家孩子,那别人也管不着。
王艳玲琢磨着,国家都免费让孩子读书了,这便宜不占好像有点亏,可又想到孩子都去上学了,家里的牛谁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