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母亲就只想着哥哥姐姐,她也不乐意了,得抗议。哥哥姐姐们不愿意干的活,她也得干,不过还是会先抱怨几句。
然而现在呢,王艳玲已经慢慢变得温顺了,她那起初的锐气,也被父母和哥哥姐姐们慢慢给消磨平。
当然不是被柔声细语给安抚的,而是被父亲那常年挥舞的竹条子,还有母亲的大巴掌,以及哥哥姐姐们的拳头给磨没的。
后来哥哥姐姐们都成家,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终于没人再关注她了,母亲一门心思地和嫂嫂们斗智斗勇呢。
母亲在两个嫂嫂的比较之下,也终于发现了小女儿王艳玲的价值,嫂嫂们让王艳玲做事时,母亲就会说儿媳妇不做,凭什么让我小女儿做?
在这样的一日日的鲜明对比之下,王艳玲终于过上了几年轻松惬意的小日子。
只可惜啊,好景不长,在王艳玲 18岁这一年,父亲给她相中了一户富裕人家。
就是本村的赵家,赵家可是村里的大姓,占了村子人口的四分之一呢。
所以把小女儿嫁进赵家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和赵家拉近关系,以后王家要是有点啥事,赵家也能帮衬着点。
比如村子里抢地的时候,干农活的时候。
二是父亲相中的赵建良会赚钱,小女儿嫁过去也能让王家沾点光。
三则是两个大女儿都嫁到外村去了,要是小女儿也嫁出去,以后他们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没个女儿在身边,谁来伺候呀?
至于指望儿子媳妇?他们可没抱过希望,儿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儿媳妇是用来生孩子的,女儿嘛,就是拿来压榨的。
你瞧瞧,这条件多好啊,谁看了不夸王家厚道,对小女儿的亲事那叫一个上心!
赵家人口多,地也多,在村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呢!
而且看中的未来女婿还特别能挣钱,家里的房子都是石瓦房,可比那些茅草屋好多了!
这条件一说出去,谁还敢说王家两口子亏待了王艳玲呀?
不过说了这么多,却没提赵建良的情况。
这赵建良啊,32 岁,结过婚又离了,还有一子两女。在村子里那可是“鬼见愁”般的存在!
至于更多的吓人传言就不说了。
对前妻不是打就是骂,对子女也是不管不顾,对兄弟姐妹更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不过对父母倒是挺孝顺的,就是有点愚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