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落日代表末世大明,香菱回看落日,就会想到故国大明,回到大明,才能与家人团员。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诗人在途中遇到传达军情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前线,暗示了边塞局势的紧张,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都护的赞叹和对守边战士的敬意。
黛玉或香菱代入自己的视角,就是回顾以前听到明清战争前线的消息。
这首诗与之前香菱喜爱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在意境上区别很大,陆游随意所作的这首诗重帘,古砚等都是眼下所看到的,而王维的使至塞上,则是已经到了河西走廊,已经到了大漠边缘,视野放到了边关。
然而王维已经到了边塞,但是听到斥候的消息抬头一看,原来都护还在千里之外的燕然,瞬间整首诗的视野就更加开阔了,这与陆游的那首,视线都在眼前,只在房间之内大不相同。
所以黛玉让香菱不要学那种宋诗,学这种唐诗的用意,也有要香菱把视野放宽的意思,读《石头记》不要只盯着闺阁内的那点事,要把视线放到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香菱说的第二句出自《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两句读起来倒像是几千重的一个橄榄,为何有如此沉重之感呢?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以“铙吹喧京口”渲染出送行时的热闹场景,“风波下洞庭”则点明友人的行程,要历经风波前往洞庭,为全诗奠定了送别之情的基调。
诗中的京口虽然不是指京城,但是我们将它放到明末这个背景里去感受的话,就是京城经历了
颔联“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赭圻”“赤岸”是友人途中的地名,“击汰”“扬舲”描绘出船只在水中前行的动态。
颈联:“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此联为千古名句。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日落时江湖上波光粼粼一片白色,潮水涌来天地间呈现出一片青色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