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深谋远虑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200 字 14天前

第363章 深谋远虑

“啊?成公子说要开疆拓土,是真的?他就不担心穷兵黩武,重蹈前汉武帝掏空一朝之后辙?”许栩叫了起来。

“季师公,”荀彧恭敬一礼。“我为了了解新农体系,隐姓埋名潜于青州大学堂和稷下学宫大半年。青州上下皆称成公子言必行,行必果,且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群臣顿时又想起了蔡成的“洛水之誓”。

既然敢指洛水为誓,说明五年内,成公子掌控大汉所有疆域,必然有把握。

这些三公九卿突然觉得后脖根发凉。

他们要和成公子作对,把握几何?

可别最后身败名裂,还牵连了整个家族。

一念及此,众人对这些全新的部门,突然失去了兴趣。

他们失去了兴趣,可有人仍然是兴趣满满。

谁呀?

王允和卢植呗。

王允则紧盯着刑部,内心想着自己就任刑部尚书,如何打开局面。

而卢植则是不断审视着所有的部门,眉头紧蹙。

“文若公,”卢植认真地盯着“中央结构图”,直接发问。“为何要置一林署?”

他可不管荀彧是否抗拒,仍然称他为“文若公”。

荀彧无奈地摇了摇头。“子干公,此林署有两大任务:

“其一,是管治大汉所有森林。随着大汉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的砍伐,也需要管治起来。成公子说,森林减少,对大汉有很不好的影响。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是治理黄土高原,以及治理大汉与西域之间的沙漠。”

“黄土高原在哪里?”卢植不解。

“上郡、西河郡、朔方郡等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河南地。

“由于黄土颗粒细小,很容易被雨水、溪水等冲刷和携带。

“大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无尽的泥沙。这些年来,肉眼可见,清澈的大河水,已经越来越黄,可以改称‘黄河’了。

“这些泥沙逐渐沉积在河底,导致河床过高,就会让大河改道。

“按青州工程署推算,如果再不治理黄土高原及大河,最多再有三四百年,大河将会再次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