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跋涉的唐军,此时已经疲惫不堪,就像一群在沙漠中艰难行走了许久、缺水少食的旅人,又累又渴,身体与精神都濒临崩溃的边缘。他们与敌军在长安城西的清渠处对峙。战场上一片死寂,只有寒风在凄厉地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残酷战斗奏响一首悲壮的序曲,预示着这场战争的惨烈与艰难。
安守忠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又开始施展他的阴谋诡计。他佯装撤军,那撤退的样子,就像一只狡猾至极的狐狸在精心引诱着猎物上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欺骗性。大将军心急如焚,长安城近在咫尺,那熟悉的轮廓仿佛近在眼前,仿佛只要再向前一步,就能触摸到胜利的曙光,嗅到长安城内那久违的安宁与祥和。
在这种急切渴望胜利的心情驱使下,大将军一时不慎,中了敌军的圈套。原本就疲惫不堪的唐军,突然遭遇叛军九千骑兵的包围。那九千骑兵,就像一张大得无边无际、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将唐军死死地笼罩其中,让他们无处可逃。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他们的身影在滚滚尘烟中若隐若现,仿佛是来自地狱的使者,带着无尽的死亡与恐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军陷入了绝境,他们奋力抵抗,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但却难以抵挡这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攻击。士兵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清渠的土地,最终,唐军在清渠遭遇了惨败。这场失利,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唐军将士的心上,让他们感到无比的痛苦与自责,也敲醒了所有人:夺回长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这将是一场充满艰辛与磨难的漫长征程。
但大将军并没有被这一次的失败所打倒,他的意志,如同那巍峨屹立、顶天立地的泰山,坚定不移,任狂风暴雨如何肆虐,都无法动摇其分毫。他站在军中,振臂一呼,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穿透了每一个士兵的胸膛,直达他们的内心深处:“大唐的将士们,我们不能就这样倒下!长安在等着我们,大唐的百姓在等着我们!我们要夺回长安,重振我大唐的雄风!”
这一声呼喊,如同洪钟大吕,在士兵们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斗志与勇气。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那是对胜利的执着追求,对大唐的无限忠诚。
于是,大将军开始发布命令,他派出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奔赴各地,召集各地的将领。他的命令就像一道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带着坚定的决心与不可违抗的威严。各地的将领们,听到大将军的召唤,纷纷响应,他们带着自己的部队,如同百川归海般,向着长安汇聚而来。每一支队伍,都怀揣着对大唐的忠诚与对胜利的渴望,在漫长的行军路上,日夜兼程,不辞辛劳。
安史叛军得知唐军的行动后,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立刻加强长安城的防守,将长安城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坚固堡垒。他们在城墙上布置了密密麻麻的弓箭手,那箭头像一片黑色的森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又设置了各种防御器械,投石车、滚木礌石,一应俱全,仿佛要将长安城武装到牙齿,让任何敌人都难以靠近一步。
唐军迅速集结,十万主力军、一万五千藩属军,再加上大将军麾下的四万精锐,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如同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蓄势待发,充满了力量与威严。他们组成了一支十五万的庞大队伍。为了威慑敌军,对外宣称二十万。
安史叛军也不甘示弱,他们聚集了十万精锐,驻扎在长安城南。双方以香积寺为界,剑拔弩张,一场生死决战,即将拉开帷幕。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感到窒息。
决战之日终于来临,天空中乌云密布,厚重的云层仿佛要压垮整个大地,仿佛也在为这场大战而感到压抑与恐惧。李大将军身先士卒,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那骏马浑身雪白,如同雪地中的精灵,在灰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耀眼。他率领着三万北庭军率先出击。
他精心排兵布阵,士兵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方阵,就像一座移动的钢铁长城,缓缓地向长安城逼近。之所以不急于冲锋,是因为敌军那九千骑兵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唐军阵形出现丝毫破绽,就会被瞬间冲垮,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九千骑兵,是安史叛军的王牌部队,他们的战斗力极强,每一个骑兵都像是从地狱中走出的恶魔,让人胆寒,他们的存在,时刻威胁着唐军的安危。
大将军坐镇中军,他身披战甲,那战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是他的钢铁意志的象征,坚不可摧。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战场局势,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与诡计,洞察敌人的每一个动向。他心中清楚,只要李大将军能将战线推进到长安城,那些身经百战的边军,就会如出山的猛虎般扑向敌军,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唐肃宗与王思礼率领着后方部队,他们隐藏在战场的后方,就像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时刻准备从侧翼突袭敌军,给予敌人致命一击。他们的部队,士气高昂,每一个士兵都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等待着那一声冲锋的号令,仿佛随时都会扑向猎物,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安史军队刚刚在清渠之战中获胜,士气正旺。他们就像一群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疯子,在盲目自信的驱使下,倾巢而出,妄图在香积寺一带将唐军彻底消灭,一劳永逸地解决这场战争。双方都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这场决战,没有退路,唯有胜利,否则便是万劫不复。
战斗打响,安史军队的骑兵如狂飙般冲向李大将军的阵营。他们的速度极快,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仿佛是一场强烈的地震即将来临。他们一次次猛烈冲击,试图撕开唐军的防线,那骑兵的冲击,就像一把把锋利的长枪,狠狠地刺向唐军的阵营,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士兵的惨叫与兵器的碰撞声。
李大将军的防线固若金汤,士兵们前赴后继,倒下一个,后面的立刻补上,盾牌相连,密不透风。他们就像一群无畏的勇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扞卫着大唐的尊严与荣誉。每一个士兵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大唐的忠诚,对胜利的渴望,是他们在这场残酷战争中坚守的信念。
小主,
但在叛军连续五次的疯狂冲击下,再坚固的防线也出现了裂痕。李大将军的阵营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士兵们开始慌乱,脚步也变得踉跄,眼看就要败退。战场上的局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唐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带领静边军如雷霆般杀出。他们双眼通红,犹如愤怒的雄狮,发出震天的怒吼,那怒吼声仿佛能穿透敌军的心脏,让敌人胆战心惊。他们死死地咬住叛军的咽喉,展开了殊死搏斗。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兵器的碰撞声、士兵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悲壮的战歌,在这片血腥的战场上回荡,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英勇。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将领们纷纷脱去盔甲,赤膊上阵。他们手中的利刃挥舞着,寒光闪烁,每一次挥动,都带着无尽的力量,仿佛要将叛军斩尽杀绝,为大唐的荣耀而战。他们与叛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白刃战,没有一人退缩,他们的身影在血雨腥风中穿梭,宛如战神下凡,带着神圣的使命与无畏的勇气,在战场上奋勇厮杀。
后方的军队和附属部队也抓住时机,如汹涌的潮水般从侧面突入敌阵。一时间,香积寺周围变成了人间炼狱。鲜血染红了大地,那红色如同晚霞般鲜艳,却又透着无尽的悲凉与凄惨。残肢断臂横七竖八地散落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让人作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残酷的战争所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