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朴实无华的商战

李昊只是开了个头,稍微一提醒,上边就准确抓住了机会,不仅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化解了国内可能出现的危机,还生生啃下了几块肉来。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要不是大老美一心把苏联整死,我们哪能这么硬气?

其实李昊还有一个大杀器没出,他已经成功杀入了芯片产业,花了不少钱升级了他们的产业链。

为此李昊还把VCD和DVD的技术概念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透露了一些,那边正在组织人员研究。

二十年内,这两项技术可以为李昊带来海量的资金,足够支撑芯片产业后期发展需要的经费。

李昊就不信了,将近10年时间,就连如今这个年代那些相对简单的芯片产业还搞不定?

一旦自己能追近如今的国际水平,大家都处于一个水平线发展竞争时,别说李昊看不起那些国外的企业,一个个的都得给我死!

此外就是化工和冶金,以及机床和大型机械制造方面,由于这几种都是烧钱的怪物,堪称吞金兽无疑,上面又不放心把这些企业交给外人,干脆就让李昊接手了一部分,算是改制的一种尝试吧。

说实在的,李昊他懂个屁的技术,他连各种简单介绍的行业报告都看不明白,不过李昊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相对先进的管理团队和充沛的资金。

看不懂报告不要紧,我有管家式服务模式,以技术人员为中心,找这种行业的大佬,你过来帮我搞,我为你服务,只要你搞的好,奖金少不了。

当然,也不是没人忽悠李昊,可李昊可不是吃素的,骗了我的钱可以,就问你要去哪花?

国内?他们不敢待着,怕进去踩缝纫机。国外?就怕你有命拿没命花!一家老小消消乐,就为了担惊受怕的做几天有钱人?他们没有那么傻。

后来李昊干脆成立了一个专家组,配合着财务,专门考察和审核各厂提交上来的资金申请,后面各种幺蛾子立马就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