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欺软怕硬的人
唐大山并不是不想要钱。只不过你给他的钱越多,就越觉得是对他的羞辱。除非,一个很吓人的金额,或者说巨款, 毕竟是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年轻,有时候能把骨气当饭吃。
当然,也跟年代有关。平和县这地方,农村从集体分户到家庭也就才三四年,大家还都是差不多的穷人,许多基本物品还需要凭票购买,也就是说物资匮乏,物欲还没有起来,金钱的作用还不是太过于凸显。
等再过个几年,十几年……绝大多数人就把钱看的比娘亲了。
郑庆仁并不想关心唐大山唐大海的事。
他的目的是消除隐患。
而且听了张学斌说的这些话,对唐大山的担忧更深。张学斌或许看到了唐大山那么一丝固执的本性,郑庆仁却看到了一个隐藏的偏执狂。
唐大山偏执给唐大海翻案或者从官方要到钱,那还好。可唐大山在胡家人的有意引导,已经把郑庆仁带了上去,结合两次和唐大山接触,郑庆仁觉得这种懦弱偏执的人,面对强大的一方无能为力时,就会竭尽全力的自我说服,把方向放到弱小能有一拼的一方。
简单点,欺软怕硬嘛!
眼前的一个例子,胡家人给唐大山的信息里,张学斌合伙郑庆仁栽赃陷害唐大海,哪怕后来唐大山知道了唐大海在小郑村外废弃水泵房的抢劫强奸案没有被冤枉,但把钱辛抓到的一个抢劫犯犯的两起案子安在了唐大海身上,这里面都少不了张学斌。可唐大山为什么没有持刀等在张学斌家门口,去找张学斌讨个说法?
因为唐大山知道,张学斌是公家人,是刑侦队长,手底下一群合法带家伙的人,身上也随时挂着枪。
想到这,郑庆仁悄悄的抬起头,看了张学斌一眼。
张学斌还在悠闲的喝着茶,是一点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