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朱皇帝的口谕

、、、

没办法啊,既然做了大明臣子,碰到了圣旨口谕,肯定是要跪下去的,这是君臣之礼,不可废。

此时此刻,这帮江浙大佬们,心中很纳闷,看来啊,大西南朝廷,准备很充分啊,有心彻底搞定这边。

“张爱卿”

“诸位臣工,军中将校”

“满清势大,实力犹存,抗清杀鞑子,非一朝一夕之功”

“卿等文臣武将,当小心谨慎为上,不可死战浪战,当留存有用之身,以待天时”

“朕相信,这一天,不会让卿等,等待太长太久,黎明的曙光,也许就在眼前”

“其次”

“江浙义军,身处满清腹地,兵微将寡,粮饷匮乏,危机四伏”

“朕在昆明城的皇宫,也是略有耳闻”

“正所谓,皇帝还不差饿兵,军无粮则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朕已下旨户部,锦衣卫,皇家广东十三行,联手谋划,酌情押送少量兵械粮草,北上江浙沿海”

“最后,江浙义军,官员官职,军队编制,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战斗力不足”

“大明朝廷吏部、兵部、五军都督府,已草拟部分整编改编方案,望卿等酌情考虑”

“同时,朝廷也可派出少量军队骨干,基层将校,随同船队兵械粮饷,一起北上江浙沿海”

“协助张爱卿,军中大将,整顿义军,编制规模,能早日恢复军队战斗力,杀敌报国”

“诸位臣工,可安心放心,朕的军队,大明的军队,永远是足粮足饷,概不拖欠”

“以上三条,朕不强求,不强制,更不会威逼威压”

“望张爱卿,诸位臣工,义军大将,好自为之,莫让朕失望”

哔哩吧啦的,浑身是胆的唐平,声音如虹,气势十足,倒背如流,把朱皇帝的口谕,一口气全部说完了。

没错,这个差事很不好做的啊,一个不慎,就是竖着的出海,横着的上岸,甚至是尸骨无存。

这时候,舟山郑氏的水师,已经全部撤回了福建,沿海的航道,已经是满清水师的天下了。

所以说,他们这帮人,偷偷出海,寻找义军,也是冒着天大的风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次,朱皇帝的口谕,说的清清楚楚的,又是整顿义军,整编改编,甚至是文官系统。

这就是很要命啊,倘若江浙义军,有人不服,或是不想被改编,那就不好意思了,可能直接动手了。

没错,国力强势的大西南朝廷,威武霸道的朱皇帝,又盯上了江浙义军。

鲁王旧部,残兵败将,阿猫阿狗三两只,要钱要粮饷,要兵械大炮,都是没有问题的。

没错,大明朝廷,打下了广东,可以从海路航道,直接北上支援江浙义军,

反正,江浙义军不多,广东十三行有的是商船,量少小心点,偷偷送上去就是了。

但是,朱皇帝的东西,不好拿的,条件也是很棘手。

理清文官系统,义军重新整编,兵部派出基层骨干,最后再根据编制,发放粮饷兵械。

当然了,朱皇帝都说了,都是酌情,你们看着办,愿意整编就谈下去,不愿意就拉倒。

是的,如果不同意整编,他也不强求,后面也就会不客气了,先君子后小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