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学府探幽

在初游北平府领略了古城的热闹与古朴后,罗昌、王家小姐、罗英与窦家小姐一行四人,迎着清晨的微风,兴致勃勃地朝着北平府的学府进发。一路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仿佛在为他们指引前往知识殿堂的道路。

远远望去,学府的大门庄严肃穆,朱红色的大门上装饰着金色的门钉,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彰显着学府的尊贵与威严。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仿佛在守护着这一方充满智慧的天地。当他们走近,那朗朗的读书声便清晰地传入耳中,如同美妙的乐章,奏响着知识的旋律。

罗昌走在前方,回头笑着对王家小姐说道:“娘子,这便是北平府的学府,无数有志之士在此求学,汲取知识的养分,它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家小姐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待,说道:“早就听闻此处学风浓厚,今日终能一睹风采,想来定能受益匪浅。”

罗英也兴奋地对窦家小姐说:“娘子,虽说我不爱读书,但这学府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今日陪你好好感受感受。”窦家小姐轻笑道:“有相公相伴,想必此番定会有趣。”

走进学府,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彰显着庄重典雅的气息。大殿前的庭院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为整个学府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清幽。学子们穿梭其中,或手持书卷,或低声讨论,无不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

罗昌带着王家小姐径直走向藏书阁。藏书阁外观古朴典雅,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气息。罗昌轻轻推开阁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将他们带入了一个知识的浩瀚海洋。阁内书架林立,层层叠叠的书籍摆满了整个空间,从古老的经史子集到当代的学术着作,应有尽有。

罗昌走到一个书架前,轻轻抽出一本古籍,小心翼翼地翻开,对王家小姐说道:“娘子,你看这本《论语集注》,乃是宋代大儒朱熹所作,其对《论语》的注解详尽而深刻,历来为学者所推崇。当年我在此求学时,便常常研读此书,从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治国理政的智慧。”

王家小姐凑近,看着那泛黄的书页,上面的字迹古朴苍劲,她轻声念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句我亦常读,却每次都有新的感悟。”罗昌微笑着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经典之作,常读常新。这些古籍,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接着,罗昌又拿起一本诗词集,说道:“这本诗词集收录了从先秦到本朝的诸多佳作,诗词之美,在于其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意境。我记得初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让我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王家小姐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诗词之妙,确实如此。或豪放,或婉约,皆能触动人心。相公对诗词的见解独到,想必平日没少下功夫。”罗昌笑道:“娘子过奖了,只是闲暇之时,喜爱吟诵诗词,以陶冶情操。”

在藏书阁的一角,罗英和窦家小姐也在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窦家小姐拿起一本画册,上面绘有精美的山水画卷,她轻声说道:“没想到这藏书阁中,还有如此有趣的画册。”罗英凑过来,看着画册说道:“娘子

在初游北平府领略了古城的热闹与古朴后,罗昌、王家小姐、罗英与窦家小姐一行四人,迎着清晨的微风,兴致勃勃地朝着北平府的学府进发。一路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仿佛在为他们指引前往知识殿堂的道路。